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0篇
  11篇
综合类   169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65篇
畜牧兽医   693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观察水貂自咬行为的特点及发生规律,明确捕捉和转群等管理应激措施对水貂自咬频率和行为呆板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水貂自咬症和行为呆板症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当年断奶的自咬症水貂和临床健康水貂各60只,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公母各半,观察水貂自咬行为的特点及发生规律;通过转群以及连续3 d的模拟捕...  相似文献   
952.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粗缩病危害超过其它任何一种玉米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域的个别地块已经发现了此病。田间调查发病率在10%~20%,严重地块达到30%。发病后及时用药制防治能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缓解病情减轻病害,使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95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该病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可高达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引起1~2日龄左右的仔猪肠炎及败血症。该病临床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以肠炎为特征:造成仔猪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954.
成哲 《新农村》2005,(5):27-2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病毒性眼部疾病,属体表传染病,被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955.
王友含 《农家致富》2006,(16):43-43
三、草鱼“三病”并发症 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是草鱼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对草鱼危害最大,并且常常一起并发,故将它们统称为草鱼“三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956.
水貂黄脂肪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招远市多年来的养貂实践说明,每年7~9月份,幼龄水貂易发生黄脂肪病,这是一种以非化脓性脂肪炎和皮下水肿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最高发病率达70%以上,死亡率也在50%左右。其病因主要  相似文献   
957.
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该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958.
多种接种途径对草鱼细菌性烂鳃和肠炎病的免疫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columnaris)和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punctata)分别制成酚灭活菌苗(PKC)和提取其菌体脂多糖(LPS),采用浸泡加注射和口服加浸泡的多种接种途径,对草鱼免疫接种4周后,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无论是浸泡加注射还是口服加浸泡的免疫应答均较对照鱼有明显上升,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也达到了50%~88.9%。证明了多种接种途径免疫预防草鱼的细菌性烂鳃和肠炎病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59.
鸡的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特定的血清型(群)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病症有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关节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脑炎和大肠杆菌性全眼坏炎也有发生。临床常见类型有:胚胎死亡和脐炎型、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型、气囊炎型、大肠杆菌性肠炎型等。各种日龄的鸡均可被感染,特别是3~6周龄以内的雏鸡较易感,其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是最为常见的症状类型,心包—肝周炎是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60.
王静 《黑龙江农业》2002,(11):42-42
一、种薯退化的原因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病毒侵染而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病毒的侵入破坏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有的植株长势衰退、株型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整个复叶脱落。由于制造养分的器官被病毒干扰和破坏,植株生长失常,造成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