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7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73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798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分娩前和泌乳母牛的饲粮阳阴离子平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有关围产期母牛饲喂缓冲剂、常量矿物质和饲粮阳阴离子差(DCAD)方面的最新信息。全面的综述和较广泛的验证请见Sanchez(1999)以及Beede(1995)和Horst等(1997)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母乳是初生仔猪的惟一来源。母乳泌乳量的多少、乳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育成率和断奶窝重。1 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1.1品种 品种不同,其泌乳量差别较大。一般,大型高产的瘦肉型或兼用型品种如杜洛克、汉普夏、甘白等猪的泌乳量都比较高,而一些培育程度较低的本地品种如八眉、内江、合作等猪的泌乳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一)母牛饲养 1.泌乳前期(产后1~76天)饲养:产后第1天,日粮按产前供给,供给清洁而充分的温水,第1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用38℃左右小米粥喂牛,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五期”系指干乳期、围产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加强奶牛的“五期”管理,是减少奶牛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确保犊牛成活率,提高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一、干乳期:指奶牛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一段时间。一般奶牛干乳期为60~75天。干乳期奶牛的  相似文献   
15.
"促乳盛"对哺乳母猪泌乳力等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个处理组各12个重复的单因子对比试验,在供试哺乳母猪中,“促乳盛”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母猪平均泌乳量提高11.28%;仔猪21日龄增重平均提高7.43%,每头21日龄仔猪净增收入提高9%,试验组表现出良好的促泌乳等生产性能与经济收益优势。  相似文献   
16.
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天.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达59%.如美国乳牛酮病发病率为5.0%,而印度14.69%,其他如荷兰、日本、波兰等都有此病的发生.在我国,随着高产奶牛越来越多以及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奶牛发生酮病后治疗费用高,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及淘汰率升高,而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又是临床酮病的10~20倍.奶牛酮病的发生给牧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方法试验用本市高官寨镇奶牛生产基地养牛专业户饲养的 5~6岁德系荷斯坦泌乳奶牛。选择体重、年龄、胎次、泌乳月、乳脂率、产乳量和生理状态基本一致或相近的泌乳奶牛 12头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6头 ,每组设 1个重复。在奶牛每日混合精料中添加饲喂 5 0 0mg蛋氨酸锌的为试验组 ,不添加的为对照组。 2组精、粗饲料完全相同。分组后 ,先进行 7d预试期 ,在此期内进行称重、编号、驱虫、测乳脂率、调节 2组体重和产乳量 ,经数据统计处理 ,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然后进入 3 0d正式试验期。 2 0 0 0年 3月 5日至 11日为 7d预试…  相似文献   
18.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荷斯坦泌乳牛尿、乳酮体的酮粉法定性试验表明:尿酮阳性率为29.25%,乳酮阳性率为10%。尿、乳阳性牛的血酮、血糖、乳酮、尿酮定量测定表明: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尿酮阳性反应具有早期、敏感、准确性低的特点。乳酮阳性反应具有准确、敏感性低、方便等特点。二者同时定性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温环境对甲状腺素值的影响还不清楚。在泌乳期间 ,饲养于 30℃的母猪与饲养于 2 0℃和 2 2℃的母猪相比 ,观察到甲状腺素的分泌不受影响(Prunier等 ,1997) ,降低不显著 (Barb等 ,1991)或显著降低 (MessiasdeBraganca等 ,1998)。刚断奶时 ,饲养于 30℃和饲养于 2 0℃的母猪 ,甲状腺素的浓度相近 ,而以后 (断奶后 8~ 12天 )则以饲养于30℃条件下者的甲状腺素浓度较低 (Prunier等 ,1997;MessiasdeBraganca等 ,1998)。高温对三碘甲状腺素浓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而在热应激期间 ,无论是泌乳母猪还是断奶后母猪 ,三碘甲状腺素的浓度都降低 (P…  相似文献   
20.
棉籽饲喂泌乳盛期奶牛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克服奶牛产奶高峰期营养负平衡,特别是能量负平衡问题,在平衡供给日粮,根据饲养标准供给高蛋白饲料的基础上,必须饲喂高能量饲料。棉籽含有高脂肪、高蛋白,并且棉籽壳保护脂肪和蛋白质,起到过瘤胃的作用。为准确掌握棉籽饲喂泌乳盛期奶牛的效果.笔者于2003年在我场进行了利用棉籽饲喂泌乳盛期奶牛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