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7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1522篇
林业   939篇
农学   1307篇
基础科学   3073篇
  1122篇
综合类   9509篇
农作物   731篇
水产渔业   960篇
畜牧兽医   11895篇
园艺   784篇
植物保护   1004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879篇
  2022年   892篇
  2021年   1000篇
  2020年   900篇
  2019年   1068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866篇
  2016年   1058篇
  2015年   1070篇
  2014年   1689篇
  2013年   1672篇
  2012年   1918篇
  2011年   1884篇
  2010年   1674篇
  2009年   1916篇
  2008年   1942篇
  2007年   1598篇
  2006年   1321篇
  2005年   1259篇
  2004年   955篇
  2003年   1046篇
  2002年   674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本文阐述了PCR(基因扩增 )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方法 ,及其在兽医生物制品疫苗污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应用PCR技术检测新城疫病毒和瘟病毒的方法 ,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等优点 ,对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碰撞检测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应用的真实感体验。该文介绍了碰撞检测的基本原理,并对一般的算法提出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论述了基于分光光度法的在线检测光纤光谱仪的原理和结构。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漂洗槽中间苯二胺(MPD)的浓度配制标准溶液,通过光纤光谱仪对MPD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测试,MPD溶液在240nm—350nm的紫外区有着明显的吸收现象,且紫外吸光度与MPD浓度之间的线性度达0.999。将光纤光谱仪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4.
995.
组织化学技术快速检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迪纳氏染色和萤光显微镜技术——苯胺蓝染色法,和DAPI染色法,可从感染泡桐丛枝病的嫩茎和叶柄及将MLO转接到长春花上,表现典型症状的嫩茎和叶柄中诊断MLO的侵染。病株切片的迪纳氏染色阳性,健株切片阴性。苯胺蓝染色病株韧皮部产生的特异性萤光区域比健株大。DAPI染色可直接检测韧皮部组织中的MLO,而且韧皮部萤光强度与MLO的密度和外部症状严重度呈正相关。三种染色方法比较结果说明,DAPI染色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更强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李春 《植物检疫》1989,3(6):421-421
自从1967年首次在植物上发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简称MLO是植物的病原菌以来,多种技术已应用于显现和证明感病植物中的类菌原体和螺原体(Spiroplasma)。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目前最重要和最普遍使用的类菌原体病害诊断方法,但此法昂贵且费时。近些年来,一些植病学家运用能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997.
繁殖与推广植物检疫签准的无毒种子、无性繁殖材料是防止病毒传播、控制水果、蔬菜和观赏作物的许多严重病毒病害的根本方法。几十年来,植物病毒学家已经用免疫化学技术来探测和分类植物病毒。自从1977年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于物植病毒的检测以来,血清学测定方法在植物检定中已广为应用。高质量抗血清的需求大增。在许多检定程序中血清学测定显得日趋重要。为提高血清学方法的灵敏度,血清的质量必须改进,避免非专化性反应出现。在植物病毒提纯过程中,某些植物材料总是附随于病毒,也作为抗原而刺激产生其专化性抗体反应。血清学测试越有效,每次测试需要的抗体量越少,寄主抗体的低含量也就显得越重要。许多在凝胶双扩散测试中能用的血清,除非先用健康植物汁液交互吸收过,否则不适合于做ELISA反应;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吸附收过的抗血清在ELISA反应中仍不能用。三十多种植物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s)已能制备了,在植物病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MCAs都有许多大用途。现在许多MCAs已应用于病毒检测和病毒间相互关系的研究。MCAs在研究根本性问题上也是有用的:如病毒怎样装配?为何病毒感染某种植物而不感染其它种植物?病毒怎样克服那结合到农作物中的抗性?在植物体中病毒是怎样运动的?在阐述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复杂生化反应时MCAs也是有用的。本文将集中谈谈用MCAs检测病毒和未来几十年病毒检测中MCAs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98.
方元炜  范京安 《植物检疫》1991,5(5):344-345
引言马铃薯块茎腐烂病 Phomaexigua varfoveata 系 EPPO 组织 A,级检疫性病害,其生物学,分布及经济重要性详见 EPPO活页资料78号(EPPO 会刊第12卷第1期)。根据EPPO专项检疫要求  相似文献   
999.
在常规ELISA间接法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感染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棉铃虫幼虫体内病毒粒子。3龄幼虫饲喂表层涂有HaNPV人工饲料后9小时,即可在幼虫抽提液中检出病毒粒子抗原,而典型病虫显症需5~6天后才出现。因此本法是一种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检测昆虫杆状病毒的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结合ELISA试验分别检测来自江苏和山东不同地区棉田自然死亡的棉铃虫幼虫,表明在江苏和山东不同棉区均可检测到HaNPV病毒粒子,但地区间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检出频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新城疫病毒核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DNV融合蛋白保守的编码区域,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建立并优化了检测新城疫病毒核酸的逆转录套式PCRI地,通过检测NDV感染的实验客观存在病料和临床病料,结果表明,逆转录套式PCR法最低能鉴别出约0.3pg的NDV RNA,攻毒后第8天还能从非免疫鸡和SPF鸡泄殖腔拭子中检出DNV,第8天非免疫鸡泄殖腔拭子中NDV的最大检出率为5/10,第8天SPF鸡泄殖腔拭子中NDV的最大检出率为6/10,对非免疫鸡和SPF鸡的泄殖腔中NDV最佳检出时间均在攻毒后第5天。逆转录套式PCRY应运地临床样品中DNV的最大检出率为6/7,经核酸杂交验证,该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比较简便快速,为从分子水平探讨NDV的发病机理、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