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1.
前胃弛缓     
<正>牛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和办胃。前胃弛缓又称脾胃虚弱。病牛前胃收缩力减弱,食物在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推送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本病的特征是病牛食欲减退,前胃蠕动减弱,反刍和嗳气减少或丧失等。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试用啤酒治疗牛消化障碍而出现的不食、不反刍症,其效果不亚于药物治疗,且元任何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青杠叶中毒病是牛连续采食幼嫩青杠叶、花后数天发生的急性中毒病,其病理特征是消化障碍,从会阴至颈部肉垂水肿,胸腹腔积液,尿少尿闭和拒食青草等。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是较为严重的有毒植物中毒病,受各国重视。但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和特殊方法。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了数例牛青杠叶中毒病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5.
铅中毒是指动物摄入过量的铅化合物或金属铅所致急性和慢性中毒。临床上以消化障碍和神经机能紊乱为特征。铅的化合物很多,是家畜中毒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发生铅中毒的家畜中以牛最敏感,损伤最为严重。1中毒的原因1.1群养牛铅中毒多为舔舐油漆或脱落的油漆片、漆布、油毛毡、沥青及某些含铅药物;长期使用铅制的饲槽、饮水器、水管或舔舐油漆表面的颜料亦可导致中毒(油漆和颜料中多由含铅的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16.
17.
<正>猪蛔虫广泛寄生于猪消化道内。中幼猪极易受侵害而染蛔虫病。该病流行十分广泛,发病率高达50%左右。猪蛔虫在猪体内寄生过程中对肝、肺、肠道等脏器的损害非常严重,往往造  相似文献   
18.
牛羊原发性前胃弛缓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牛羊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异常发酵产生大量腐败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乃至全身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常发生于冬春季节及农忙时节.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猪油与青菜叶配合的办法,对11例(牛8例,羊3例)原发性反刍动物前胃弛缓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治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秸秆三化技术采用改变草本植物的细胞结构形态,消除植物纤维的消化障碍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细胞壁结构对牛羊等动物的消化障碍,大幅度提高秸秆NDF的消化率,发挥了氨化、碱化、盐化的综合作用,在显著提高秸秆处理效果的同时,弥补了氨化成本高,碱化不易久储,盐化效果欠佳等单一处理的缺陷,使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利用三化复合处理的秸秆质地柔软、气味芳香,改善了适口性,增加了采食量,可提高肉牛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前胃驰缓病中兽医又称脾虚不磨,脾虚慢草症。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胃壁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产生大量腐败和酵解的有害物质,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障碍,表现为食欲,反刍减退,以及胃蠕动完全消失,并逐渐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87例,治愈78例,治愈率为89.7%。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