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苗 《中国乳业》2013,(9):54-56
本文介绍了一种脂肪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同时对牛奶中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进行高灵敏检测,包括月桂酸(十二烷酸),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棕榈酸(十六烷酸),硬脂酸(十八烷酸),棕榈油酸(十六碳烯酸),油酸(十八碳烯酸)和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脂肪酸首先被2-(哌啶基)乙磺酸-2-(2-萘氧)乙基酯(NOEPES)进行荧光衍生,其萘氧乙基衍生物通过反向HPLC进行等度洗脱分离,并用荧光检测器进行监测(λex=235 nm,λem=350 nm)。牛奶中的脂肪酸用甲苯进行萃取,并直接被用于NOEPES衍生,无需替换溶剂。脂肪酸的含量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该方法只需很少量的牛奶样品(10μL)即可完成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42.
《畜牧与兽医》2015,(8):93-96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肝功能指标与奶牛酮病的因果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葡萄糖(Glc)、游离脂肪酸(NEFA)、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胆碱脂酶(CHE)、直接胆红素(DBIL)和血中总胆红素(TBIL)对酮病的预警作用。从2012年4至6月,在中国黑龙江省某个采取自由卧栏、TMR饲喂,具有完善的牛场管理系统的集约化奶牛场,随机选取表面健康和酮病奶牛共60头,在产后14~21d之间清晨空腹采取血浆样品。奶牛血浆β-羟丁酸(BHBA)浓度超过1.20 mmol/L被归类为酮病状态。通过ROC分析确定酮病预测的临界值。结果显示:NEFA、AST、CHE和TBIL可作为预测酮病发生的有效指标,预警值分别为NEFA0.76 mmol/L,AST104.0 U/L,CHE139.5 U/L,TBIL3.25μmol/L;NEFA敏感度为64.5%、特异度为91.7%,AST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85.4%,CHE敏感度75.0%、特异度59.4%,TBIL敏感度58.1%、特异度83.3%。结果表明:Glc、AST、CHE、TBIL、DBIL和NEFA与酮病紧密相关。与Glc和DBIL不同的是,AST、CHE、TBIL和NEFA可作为预测酮病发生的有效指标,并且一些肝功指标可以作为预测酮病发生的高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43.
刘伟  李涛 《中国乳业》2009,(9):57-57
本文从分析自来水中次氯酸开始,分析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过程中接触的各种氯离子,从理论上分析了脂肪水解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过程,特别对氯等卤族元素能够间接促进不饱和脂肪氧化和游离脂肪酸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4.
为快速检测分析烟叶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建立了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UPC2/MS)快速分析8种烟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脂肪酸的方法,并利用该法鉴别了32种游离脂肪酸。结果表明,采用ACQUITY UPC2色谱系统和Xevo TQS质谱仪,以HSS C18色谱柱(SB 1.8μm,2.1 mm×150 mm)为分析柱,以CO2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5种脂肪酸在2.2~72.2 ng/mL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S/N≥3)为0.06~0.13 ng/mL,定量限(S/N≥10)为0.19~0.41 ng/mL,精密度RSD为5.2%~8.0%,稳定性RSD为4.3%~7.5%,重复性试验RSD为3.0%~6.7%,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5.8%~97.2%;8种烟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在0.12~1.21 mg/g。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且样品前处理简单,无需衍生化,适用于烟叶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以桐油样品为对象.测试其折光指数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对所得数据通过F检验来判断样品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桐油均匀性样品可用于植物油实验室问比对的水平测试。  相似文献   
46.
雷治海  Barb  CR 《畜牧与兽医》1999,31(6):5-6
用比色法研究了巯基乙酸盐(mercaptoacetate, MA) 对12 头青年母猪血清游离脂肪酸(FFA) 水平的影响。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 每千克体重猪注射50 mg MA 对血清FFA 水平无明显影响; 2- 每千克体重猪注射100 mg MA 后6 h , 血清FFA 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极显著( P < 0-001) ;3- 每千克体重猪注射200 mg MA 后3 h , 血清FFA 水平显著升高, 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直到实验结束( 给药后6 h) , 差异极显著( P < 0-001) 。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剂量( 每千克体重100 mg 和200 mg) 的MA 能显著提高青年母猪血清FFA 水平, 可用作研究生长和生殖能量代谢调控的药物。  相似文献   
47.
用体外实验研究了胆酸盐、游离脂肪酸、黄体素对 β 胡萝卜素 15 ,15′ 加双氧酶 ( βCDI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和 8mmol·L -1的牛磺胆酸钠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促进 βCDIOX的活性 ,而且牛磺胆酸钠和胆酸对 βCDIOX活性的促进作用相近 ,脱氧胆酸钠的作用高于前两者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5mmol·L-1油酸对βCDIOX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5 ) ;软脂酸、硬脂酸对 βCDIOX活性无促进作用 ,亚油酸、亚麻酸能促进 βCDIOX活性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随着黄体素浓度的增加 ,βCDIOX活性逐步降低 ,黄体素生成的维生素A很少。  相似文献   
48.
稻谷储藏过程中脂肪酶活力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谷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脂肪酶活力下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脂肪酶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稻谷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储藏温度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长速率越快.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增长速率与脂肪酶相对活力成正相关,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具有高度显著的相关性.用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最大增长速率作为稻谷陈化变质的敏感指标应该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9.
稻谷中游离脂肪酸与脂肪酶活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稻谷储藏过程中脂肪酶活力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谷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脂肪酶活力下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脂肪酶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稻谷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储藏温度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长速率越快。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增长速率与脂肪酶相对活力成正相关,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具有高度显著的相关性。用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最大增长速率作为稻谷陈化变质的敏感指标应该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荞麦在收获后到食用时品质下降过快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真空袋装方法对荞麦米就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袋装能有效地抑制荞麦米储藏期间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长。真空度保持在80Kpa以上时,其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为同期常规储藏的42%左右:在荞麦米的色泽保持方面,避光条件下,真空袋装能很好地保持荞麦米原有色泽,但在光照条件下,它的护绿效果却很不明显,只略好于常规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