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670篇
基础科学   144篇
  74篇
综合类   2395篇
农作物   568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126篇
园艺   41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7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温度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115.
116.
瞿波  周发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25-428,T002
用电镜观察了生态核不育大麦早播和晚播材料的不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小孢子败育的关键时期是小孢子形成后的单核靠边期(即大液泡时期),进入这一时期后,早播材料不能有效地形成中央大液泡,各种细胞器及液泡膜解体或退化,从而导致败育。因此,液泡系的行为似可以作为自下而上核不育大麦小孢子败育的最早标志。极少数小孢子长期停留在单核靠边期,直至抽穗时仍未进入二核或三核,可能也是败育的原因之一。晚播材料小孢子表现  相似文献   
117.
为了解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茗山×碧水”全龄桑叶育在绵阳蚕区的经济效益,2023年5月在绵阳市涪城区与专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同时进行经济效益调查。发现“茗山×碧水”比对照“秋华×平30”单产高5 kg左右,张种蚕茧产值、蚕丝产值分别比“秋华×平30”高241.50元、955.0元。茧丝质成绩相当,都可以缫6A等级生丝。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热胁迫下对玉米自交系育性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山西运城市7-8月份气温偏高的特殊气候环境下,对120份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了雄花育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材料间的雄花育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育性表现方式有:无花粉粒、花药吐不出、花药不散粉。模拟玉米螟为害雄花节打孔试验表明,即使玉米植株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雄花内部的水分胁迫是影响花粉正常散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