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669篇
基础科学   144篇
  74篇
综合类   2395篇
农作物   567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127篇
园艺   41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7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两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两系杂交水稻生产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4个北方粳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海南不同年份间的育性表现,研究不同光温背景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及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育性转换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其中温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育性恢复程度,在育性敏感期间,适时低温有利于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提高,而高温对自交结实不利。针对海南地区的生态条件,选育临界温度适当、光温互补性强的不育系类型,以降低繁殖风险。  相似文献   
14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人力水稻育插秧耗时长且需要大量人力,与当前推广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差距甚远,但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的应用率仍然不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议,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3.
由于高原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经验技术缺乏,迄今为止在高原环境下开展蛋鸡规模化养殖的案例较少。笔者分析了西藏山南市乃东区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的生产数据。在商品鸡育雏期间,3栋育雏舍雏鸡成活率达到97%以上,与标准采食量相比,育雏期采食量表现为先少后多。在商品鸡产蛋期,2栋产蛋舍蛋鸡死淘率不超过6.58%,其采食量高于标准采食量,90%产蛋率维持了24周左右,最高产蛋率达到94.79%。总之,该生产数据表明,蛋鸡在高原环境下采用规模化养殖模式,可以取得与内地相当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4.
2BS-420型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对影响播种机播种精度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试验和优化。该机每穴播种3~5粒,一次作业能够完成覆底土、播种以及覆表土等播种作业。经过对该播种机的试验和检测表明:播种均匀度达到98.2%,空穴率为0.01%,单粒率为零,播种生产率为420盘/h,各项指标均达到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播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5.
以两个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来测定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与野败型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关系,以一个二系杂交水稻组合来测定水稻抗瘟性与光敏不育性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水稻抗瘟性(对88-9菌株,ZB15小种)与野败不育性是独立遗传的;抗瘟性与光敏不育性是连锁遗传的,交换值接近40.90。  相似文献   
146.
采用数字显微系统测定了部分华南地区土壤中粘土颗粒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值,提出了土壤中粘土颗粒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几何法计算模型,并就这种分形维数与土壤比表面积和土壤透气性等性质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数字显微系统测定的粘土颗粒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值介于2.2708到2.9483之间,与常规方法测定结果吻合;含砂较多的土壤样品,BET比表面积和Blaine透气时间随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增大而减小;含粘粒较多的土壤样品,BET比表面积和Blaine透气时间同随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7.
大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A7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波里马(Pol)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用大白菜自交系作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多代回交及不育性选择,育成具有波里马不育细胞质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A7,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以上,具有不育性稳定、对温度敏感性极低、生长发育正常、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等特点,并用于一代杂种的配制。  相似文献   
148.
三角帆蚌、池蝶蚌及杂交F1代养殖效果与育珠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三角帆蚌、池蝶蚌作为亲本进行自交与杂交,获得了4群体F1。对实施手术无核插片手术后1年、2年、3年的4群体F1的养殖效果与育珠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年龄组育珠性能方面,反交F1>池蝶蚌>正交F1>三角帆蚌,且反交F1具有显著杂交优势;正交F1在壳长、成活率方面具有一定杂交优势,其它方面指标均低于池蝶蚌,略高于三角帆蚌。实施插片手术3年的反交F1较同龄的三角帆蚌每只蚌平均产珠重量增加31.96%,大规格珍珠(Φ>8 mm)比例增加2.71倍,成活率提高20.14%;较同龄的池蝶蚌每只蚌平均产珠重量增加14.95%,大规格珍珠(Φ>8 mm)比例增加54.01%,成活率提高10.14%。  相似文献   
149.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的育种实践表明,发展两系法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基础和关键。中国每年都有新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作为育种材料进入配组利用,但真正投入生产应用且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不多[1~3]。据杨远柱等[4]统计,在82个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光温敏不育系中,只有15个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0.
报道了石蒜(Lycoris radiataHerb.)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和微核等现象。成熟花粉粒具有二核、三核和营养细胞中存在二核等异常现象。减数分裂异常和绒毡层细胞延迟退化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