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72篇
  98篇
综合类   3397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523篇
畜牧兽医   1522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1482篇
  2011年   1469篇
  2010年   1278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426篇
  2007年   1144篇
  2006年   1031篇
  2005年   93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业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耐药性大肠杆菌目前也不断出现。尤其在商品肉鸡的饲养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鸡群后期一旦爆发耐药性大肠杆菌病,抗生素很难治疗,死亡率一般在5%-20%,严重则可造成全群覆灭,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耐药性菌株出现的机理: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极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主要由于大肠杆菌能分泌一种名叫B-内酰胺酶的物质,从而使具有B-内酰胺结构的抗生素失去作用。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有B-内酰胺结构,因此耐药性菌株极易出现。  相似文献   
112.
鸡大肠杆菌病的特征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13.
本试验采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复方制剂中药“止泻散”及其组成成分中的五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参、马齿苋,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大小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114.
此病是由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病死率很高的仔兔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和性别都有易感性,但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兔。兔场一旦发生此病,常因场地和兔笼的污染而引起大流行,造成仔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很大损失,现将此病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5.
犊牛异食癖引发副伤寒暴发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11月,在北京郊区某规模牛场,一月龄左右的犊牛突然拉稀,迅速衰竭。共发病63例,死亡27例,死亡率为43%,给牛场造成重大损失。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和动物实验等综合分析,确诊为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副伤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一、发酵初乳的制作 制作发酵初乳一定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具体过程是:先将挤出的初乳用纱布过滤,存入干净桶里密封保存,并置于常温下自然发酵。每天要均匀搅拌两次。当初乳酸度达到85~130度之间时,肉眼观察可见色泽微黄,气味芳香并略带酸味,搅拌时可见到粘稠度增加,上部呈块絮状,下部清彻透明(乳清),这时发酵初乳制作完毕,备用。  相似文献   
117.
犊牛下痢是造成小牛死亡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很复杂,由于不同病因,在临床上分为中毒性下痢和单纯性下痢。中毒性下痢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危害最大,近几年也有由于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而群发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采用标准肢导联,加压单极肢导联,单极胸导联和A-B导联共11个导联对33头4-9月龄西宁黑白花母犊牛进行了心电图各项参数的测定和分析,结果为:(1)被检犊牛皆为窦性心律;(2)心电轴范围为-58-+128,平均+36.5±52.8度;(3)Ⅰ,Ⅱ,Ⅲ,aVF,V1和A-B导联的P波大部分为正向波,而aVR,V2,V3 和V4导联则为负向波;(4)aVR,V1,V2和A-B导联的TI皮大部分为正向波,而I,II,III,aVF,V3和V4导联则为负向波;(5)I,II,aVL,aVF,V2,V3和V4导联的QRS综合波大部分为正向波型(R或qR等),在而aVR,V1和A-B导联则为负向波型(rS或Q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