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9篇
  7篇
综合类   7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383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犊牛造肛术     
2002年4月14日.河北省南和县侯郭乡东任城村刘某饲养的一头奶牛产下一头公牛犊,无肛门。到本院诊治已是出生第6天。  相似文献   
92.
为加速奶牛业的发展,在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奶牛的过程中,常选用黄牛做为受体牛。奶牛与黄牛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体型大小相差较大。奶牛胎儿相对过大,难以通过产道,易出现难产现象。现将2003年冬季6例克隆奶牛的出生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新生犊牛肺炎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该病病情危急,如治疗不妥,往往导致死亡.笔者用中西医相结合疗法,对136例犊牛肺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王新雪 《北方牧业》2004,(20):13-13
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中兽医称蓄草不转。本病主要是由于贪食过多的草料,草料、饮水品质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造成。此外,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炎、真胃变位等都可严重地影响瘤胃的运动机能.继发本病。现将一例牛因采食过量引起的瘤胃积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5.
如何做好新生犊牛血清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动物细胞、器官或组织的培养时,大多都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必需的新生犊牛血清或者胎牛血清。由于价格上新生犊牛血清比胎牛血清要低得多,并且也足以满足一些常规培养的要求,因此,新生犊牛血清制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拥有广阔市场,生产这一产品会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国生物制品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2000年版),首次登录了“牛血清”条目,  相似文献   
96.
一、正确接产产房要用2%~3%来苏水消毒,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待产母牛要提前牵入产房随时观察,专人看护,以便及早发现准备接产。首先,要确定胎位是否正常,再根据母牛体况,从而正确决定接产方式。如果出现胎位逆向、个体太大或双胎情况,应及时考虑是否要进行剖腹产手术。在接产过程中要避免小牛长时间产不出造成窒息,也要避免羊水或黏液被小牛吸入口腔。小牛出生后,要立即用毛巾或干净柔软的稻草将犊牛鼻腔、口腔内的黏液擦净,以确保小牛呼吸道通畅。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则用手轻轻拍打犊牛的胸部,促其呼吸;严重者…  相似文献   
97.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8.
犊牛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20日龄犊牛出现腹泻、拉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犊牛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尸体剖检,初步怀疑为魏氏梭菌感染。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16S及毒素基因检测等,证明疫情由A型魏氏梭菌所致。对死亡犊牛的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表现极敏感。根据病原确诊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控制了牛场疫情。  相似文献   
99.
犊牛指出生日起至6月龄这个时段。犊牛是养牛场(户)的后备力量,是牛群的基础。因此,笔者建议各场(户)加以重视,善待犊牛,精心饲养、培育。现将如何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饲养方式,由于饲养周期长,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犊牛通过直线育肥,按牛的各个生长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以促进犊牛的快速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牛肉的品质,满足市场对不同牛肉的需求,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减少了草场的载畜量,对草场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缩短了肉牛的生产周期,提高了出栏率,降低了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