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2009年1—3月,对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冬季卧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并与1999年对该保护区冬季卧息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了解经过10a的保护,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冬季对卧息地选择是否存在差异。与1999年在此保护区的研究结果相比,2009年冬季的卧息地主要为农田、隐蔽程度较低、距离水源较远、雪较浅、距离人为干扰较近、卧息地较短、窄和浅。1999年冬季卧息地的Fisher线性逐步判别函数F(1999)=4.063×雪深+0.644×卧息地宽+2.026×卧息地深-125.585,2009年冬季卧息地的Fisher线性逐步判别函数F(2009)=1.144×雪深+0.354×卧息地宽+0.294×卧息地深-14.218。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影响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因子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雪深、卧息地宽和卧息地深,判别正确率为97.67%。  相似文献   
62.
利用尼龙袋法对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初步评定,测定了2个细度、4种有代表性饲料的瘤胃外流速度(kp)和8种饲料在瘤胃中的干物质有效降解率(DMD)、蛋白质有效降解率(CPD)、有机物有效降解率(OMD)。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饲料通过瘤胃的速度不同,但性状、粒度相近的饲料外流速度相近,饲料颗粒加大时,瘤胃外流速度减慢。豆粕、玉米面、柞树叶、玉米青贮瘤胃外流速度分别为3.40,2.68,2.25,2.18%/h。精饲料和优质牧草在瘤胃的降解率高于粗饲料,表明对这些粗饲料的利用率较低,生产实践中应限量饲喂。玉米面、豆粕、紫花苜蓿、玉米青贮、菊芋叶、高粱、青柞叶、草木樨的DMD分别为62.15%,58.21%,57.22%,26.29%,54.23%,61.98%,40.75%,55.89%;CPD分别为67.28%,68.24%,66.15%,34.23%,65.23%,40.09%,37.13%,54.47%;OMD分别为70.01%,70.14%,66.49%,34.47%,67.57%,58.53%,40.41%,57.55%。  相似文献   
63.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森林中,以草食性动物鹿、等为食。目前,野外东北虎十分稀少,已达濒危状态。为了有效的保护东北虎,中国各个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动物园中饲养的东北虎常因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64.
东北狍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东北(Capreolus capreolus)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所得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测序,得到622bp的核苷酸片段,多态位点数(S)为351,核苷酸多样性(Pi)为0.349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66.238。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个体变异程度大,适合于群体内及群体间不同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5.
1 野的特点野俗称子 ,学名矮鹿 ,属双蹄目鹿科动物 ,现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因其肉质纯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高级宾馆野味佳肴 ,同时也是高效创汇产品 ,因此近年来产区不法分子过度偷猎 ,使野生资源非常稀少。野家养的成功 ,不仅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 ,也为我国广大城乡探索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野素有“草上飞”之称。它反应敏捷 ,行动迅速 ,性情活泼 ,胆小易惊 ,喜欢群居。野体形匀称 ,体质健壮 ,适应性和抗病力极强 ,且易驯化、好管理 ,食物来源广泛 ,各种阔叶树叶、野生杂草、农作物秸杆、水果皮、蔬菜等都是野喜食…  相似文献   
66.
2013年和2014年的1月份,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集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Capreolus pygargus)的粪便,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马鹿、粪便组成成分对比分析,探讨同域分布的马鹿和的生境选择及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马鹿除采食东北红豆杉外,其余采食植物与的完全相同,二者食性重叠度高达84.8%。马鹿与采食植物多样性指数都较高,而营养生态位宽度则很低。在高食物重叠性的影响下,马鹿与对生境因子选择发生明显的分离。马鹿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较高,阳坡,对于坡位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的针阔混交林生境;而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距离小于1 km,海拔、食物丰富度、隐蔽度相对较低,阳坡,中坡位及上坡位的灌丛生境。  相似文献   
67.
阐述了莲花山保护区地理概况,分析了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等,并结合莲花山保护区的基本活动规律数据,提出了几点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采用RT-PCR方法、分子克隆技术成功获得东北(Capreolus pygargus)PTN(pleiotrophin)基因cDNA序列。结果表明:获得的PTN基因cDNA序列长750 bp,共编码167个氨基酸,PTN蛋白分子质量为18.9 ku,理论等电点(pI)为9.66,是信号肽介导的一种亲水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次是α-螺旋和β-折叠,分别占46.71%、32.34%和20.96%;生物信息分析发现,东北PTN基因在进化上较为保守,与其他物种同源性均89%;构建的进化树表明,东北PTN基因与野牦牛、绵羊、野猪等偶蹄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这一结果符合经典分类学规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PTN基因在茸顶端组织不同生长层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前软骨和间充质组织层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皮肤和软骨组织层。  相似文献   
69.
    
投资规模:每组(1公4母)种投入1.5万元左右。 适宜地区:植被丰富的山地及草原地区。 新闻链接:据新华社2005年9月报道,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承担的“长白山野驯化饲养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0.
俗称子,学名矮鹿,属双蹄目鹿科动物,现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因其肉质纯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高级宾馆野味佳肴,同时也是高效创汇产品,因此近年来产区不法分子过度偷猎,使野生资源非常稀少。野家养的成功,不仅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也为我国广大城乡探索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