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07篇
  160篇
综合类   871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610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含岩屑紫色土水分扩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色土中存在的岩屑显著影响土壤水分扩散。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 2 mm岩屑上而忽视了<2 mm岩屑的作用。因此,探讨>2 mm岩屑对紫色土水分扩散的影响基础上,明确<2 mm岩屑的作用对完善含岩屑紫色土水分扩散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盆地紫色页岩发育的暗棕紫泥土和泥岩发育的红棕紫泥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岩屑粒径(0.25~2,2~5,5~10 mm)和4种岩屑含量(0,30%,50%,70%),利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含岩屑土壤湿润锋变化特征、水分扩散率D(θ)和土壤含水率θ,并拟合D(θ)、Boltzmann参数λ与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暗棕紫泥土,岩屑粒径为2~5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岩屑粒径为0.25~2,5~10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对于红棕紫泥土,岩屑粒径为2~5,5~10 mm,随岩屑含量增加,70%岩屑含量的土壤D(θ)明显大于其余3个岩屑含量的土壤,而30%岩屑含量和50%岩屑含量土壤之间的D(θ)无显著差异,且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岩屑粒径为0.25~2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因此,随岩屑含量提高,土壤水分扩散速率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泥岩发育的土壤水分扩散速率高于页岩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82.
基于扩散理论的华北春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机收籽粒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含水率是决定机收质量的关键,受品种、密度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准确估算生理成熟后玉米籽粒含水率,进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最终确定玉米收获时间和筛选适宜机收的品种,对玉米主产区华北的春玉米籽粒机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于2017年和2018年在河北省泊头、南大港、玉田和山西榆次进行了两年田间春玉米试验,每年设置7个共性品种,每个品种3个密度,对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品种性状、气象和管理要素进行了监测,并利用基于扩散理论考虑空气温湿度的脱水模型对籽粒含水率进行了模拟,进而计算脱水曲线下的面积(AUDDC),用以筛选脱水优异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基于扩散理论的籽粒脱水模型对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模拟效果较好;年份、地点和品种对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M_0)和水分扩散速率(k)具有显著影响,密度对脱水参数影响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灌浆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最高气温和灌水量对M_0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生理成熟后30 d内ET0和灌浆中后期降雨对k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全生育期降雨对k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品种性状中对M_0影响最大的为苞叶层数(正效应),对k影响最大的为叶片数(负效应)。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生理成熟后10d华北地区春玉米籽粒含水率可以下降到28%,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5%的概率为50%。由模型计算得到各品种生理成熟后10 d内的AUDDC,与AUDDC平均值比较发现‘京农科728’‘张1453’‘华农887’‘广德5’和‘金科玉3306’为脱水表现优异的品种。  相似文献   
83.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春秋两季更易发生.2010年1月我县张某主诉其养猪场突发疫情,有2头育肥猪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便秘,眼结膜发红等症状.户主开始以为感冒,并进行相关的治疗,无效遂求诊我站,经病理剖检、细菌分离与鉴定,诊断为急性猪肺疫.现将该次疫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正>环境微生物监测是指通过细菌培养的方法来观察环境中的空气等样本的细菌数、细菌种类及其动态变化,以便及时掌握消毒质量与感染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定期对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及分析,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是提高养殖场消毒质量、有效预防与控  相似文献   
85.
高效的农村科技服务运行体系可以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递,促进农户吸纳先进科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鉴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丰富的自然禀赋与农业资源,该地区的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本文首先介绍了黄三角地区现行的农业科技信息扩散-吸纳模式,并依据东营市垦利县9个乡镇进行的农户调研数据,就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得途径、科技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反馈分析,从而为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科技信息建设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86.
为了能够有效管理网络突发事件,对群体行为的扩散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个体水平的网络舆情扩散模型,对网民参与信息传播的内在倾向以及信息扩散为网民造成的影响进行描述,并从倾向性、传染性、敏感性、亲近性4方面阐述了舆情扩散的机理以及应对策略。有助于对事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7.
欲达到良好的界面胶合或高强度的胶接接头,胶黏剂在木材表面上的润湿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含水率对木材润湿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胶黏剂在桦木表面的润湿眭能为着眼点考虑胶接问题,采用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粘接高含水率桦木,引入润湿模型,用平衡接触角θ和扩散-渗透系数K分别从胶滴的最终铺展状态和胶滴的扩散、渗透能力两个不同方面对润湿性能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在高含水率条件下,桦木的润湿性能与胶接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桦木含水率从50%增大到90%时,含水率越高,桦木初始接触角越小,平衡接触角越大,扩散-渗透系数K值越小,胶液在桦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越不好,其胶接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88.
应用技术扩散理论,分析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变动与农业技术引进扩散。大学生村官上任初期由于人力资本转化面临困境,其边际生产率具有不确定性。在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正向积累条件下,农业基层生产组织人力资本均值会先降后升,人力资本方差则会经历一个U型曲线变动。农业引进技术的生产率和技术应用难度系数与农业基层生产组织人力资本均值及方差正相关。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农业基层生产组织初期,农业人力资本方差和均值对农业引进技术的影响方向相反,其综合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生产组织后期,人力资本方差和均值对引进技术的影响方向相同,其综合效果是大学生村官使得引进技术的生产率和技术应用难度系数上升。  相似文献   
89.
为提高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培养过程中的成苗率,对马铃薯茎尖诱导培养基的pH值、糖和琼脂浓度对黄化苗发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及琼脂的使用浓度对预防黄化苗的发生有显著作用,当它们分别在6.0~6.5和7 g/L时,黄化苗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