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22篇
  7篇
综合类   91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85篇
畜牧兽医   422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畜禽业》2015,(1):2-3
<正>猪的病毒性腹泻冬春多发,是近年危害养猪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从目前来看,病毒性腹泻病的病源主要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并不难,一般不会发生死亡,但未断奶仔猪由于  相似文献   
82.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犬的一种以剧烈呕吐、腹泻、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幼犬,病死率10%~50%,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发病急,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3.
试验旨在构建能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抗原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进一步研制BVDV乳酸菌口服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将BVDV E2基因克隆后测序,根据乳酸乳球菌的密码子偏嗜性进行优化,再将优化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NZ8148中,并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乳酸菌pNZ8148-E2/NZ9000,经1 ng/mL乳链菌肽诱导表达后,对菌体物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将重组乳酸菌pNZ8148-E2/NZ9000口服免疫6~12月龄健康犊牛,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PCR扩增到了1 149 bp的目的片段,乳酸菌密码子偏嗜性优化后,GC含量从45.28%变为34.30%。重组质粒pNZ8148-E2经酶切鉴定插入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在菌体裂解物中出现大小约42 ku的条带,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且该蛋白可与BVDV E2抗体反应。在免疫犊牛的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BVDV E2蛋白的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表达BVDV E2蛋白的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可诱导犊牛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该重组菌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4.
尚洪玉 《兽医导刊》2020,(8):121-121
文章先分析了鸡病毒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随后介绍了针对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有效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5.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重组E2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验证纳米抗体反应原性。使用BVDV灭活疫苗免疫羊驼,分别在第0、21、49及70天采集全血,测得抗体效价后分离全血中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后PCR扩增目的片段。目的片段和pCANTAB5E使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后转至TG1感受态细胞中,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VHH噬菌体展示文库。再经过3轮"吸附-洗脱-筛选"后得到与BVDV-E2结合的噬菌体,用ELISA鉴定其反应性。结果获得插入率为90.8%,库容为1.02×107 CFU/mL的文库。ELISA结果和序列分析显示,得到2条与E2蛋白具有良好反应性的纳米抗体且与VHH同源性较高的序列。研究结果为BVDV的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应用RT-PCR技术对孵化过程中死亡的不同品种种鸭胚进行常见病毒感染检测。结果表明,死亡的种鸭胚感染病毒种类多达9种,且首次从鸭胚中检测到禽坦布苏病毒(ATV)感染,不同品种的种鸭胚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以种番鸭胚感染率最高达58.82%。ATV囊膜蛋白(E)基因分析表明,3株种鸭胚ATV分离毒(PT15-4株、FJFQLL36株和PT15-27株)与GenBank中已发布鸭源ATV囊膜蛋白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7.2%~99.8%及97.1%~99.4%之间,亲缘关系密切。动物试验表明,3株病毒对开产麻鸭的致病性不尽相同,其中PT15-4株和PT15-27株可引起麻鸭产蛋量显著降低及卵巢的出血病变,而FJFQLL36株病毒对麻鸭产蛋影响不明显,且未引起蛋鸭卵巢明显出血或卵黄液化病变。以上结果表明,我国种鸭胚中病毒性感染较为复杂,而且还出现了ATV的感染,尽管不同禽坦布苏病毒分离株间存在毒力差异,但均可从种鸭经卵传播到种蛋而成为新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87.
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绵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同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1],而且在血清学上具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它们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给各国养牛、养猪和养羊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牛病毒性腹泻病(BVD)呈世界性流行,给各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但直到2012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仔猪腹泻只是一个征候群,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导致发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管理、疾病、营养、气候等方面,以及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3个年龄群:出生后1-3日龄仔猪、7-14日龄仔猪和刚断奶的仔猪。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  相似文献   
89.
猪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等等,其属于独立的病毒传染性疾病。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重视程度,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减少猪病毒性腹泻疾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0.
细小病毒作为犬的一种常见病,有非常多的治疗方案,很多的方案都强调静脉输液防治酸中毒,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直至产生抗体,期间禁水禁食。但是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的畜主没有时间和精力坚持1h/次、2次/d、7~10d给犬输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