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9篇
  15篇
综合类   34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114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猪源肠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虽在动物保健和畜牧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滥用所造成的弊端已引起重视。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优点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目前市售的益生菌制剂基本都是野生菌株或经驯化培育而成的菌株,并且菌种在不断传代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一般认为,优良的益生菌菌株应来自动物体内,能够耐受肠道的低pH值、胆盐等动物内环境因素,能产酸和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在肠道内定植〔1,2〕。肠球菌为消化道内正常存在的一种微生物,在肠黏膜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定植能力,并且是一种兼性…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在彭泽鲫饲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光合细菌),研究其对彭泽鲫的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并降低饵料系数,其中以地衣芽孢杆菌能力最强,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对此无显著差异:在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COD含量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均有显著效果,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
微生态调节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微生态调节剂种类、特性和作用,及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7,29(3):118-118
从光明食品集团获悉,以“高科技光明”为目标的光明乳业继近日推出调理胃肠道功能的B+100益生菌酸奶后,降血脂功能的酸奶也有望作为保健品在年内面市,光明乳业研发向功能性转移。  相似文献   
85.
86.
《中国果业信息》2007,24(11):49-49
据商务部网站食品土畜频道消息最近,瑞典的Probi公司同美国的功能性食品公司Nextfoods签订了一项许可证协议,今后为美国市场推出一种含有Probi公司益生菌的系列有机果汁。Nextfoods公  相似文献   
87.
一.猪只胃肠道的结构与微生物发展的关系 猪只不同部位的胃肠道有不同的构造与功能,以提供消化吸收所需要之最适当条件。借着胃的排空将食糜送至小肠。食糜在小肠近端的流动速度比远程小肠来的快。日粮成份、胃、小肠、胰、胆的分泌物决定胃与小肠上半部食糜的组成份。当食糜进入肠道后段时,其流速与氧含量即降低且其组成份会受到消化、分泌与微生物作用而改变。  相似文献   
88.
89.
以鲜牛奶和花青素为主要原料添加大豆低聚糖进行凝固型花青素酸奶的研制,通过试验和感官评价评分,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大豆低聚糖2.0%~3.0%,花青素0.5%,白砂糖10%,42℃下发酵4h。并利用直接镜检计数法研究了添加大豆低聚糖对花青素酸奶中益生菌的促生作用影响,结果表明促生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90.
(续上期)6未来研究方向6.1加强益生菌基础研究关于益生菌的许多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加强,如解决如何使活菌进入消化道后,能够使大多数菌群经受盐酸、胆汁酸的作用的问题,提高菌种耐受力[13,45];解决有益微生物生长慢,难以在与其他微生物间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问题;解决不同动物种类、年龄、生理状态对益生菌作用有不同影响的问题等[16,18,22],为筛选功效更为确实、作用机制清楚的益生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