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31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16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角毛壳菌菌丝体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了部分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分析。文库的滴度为1.02×106pfu/mL,重组率为95.3%,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1.2kb。在cDNA文库中随机选择克隆从5′端测序得到1219个高质量ESTs,拼接为804条独立基因。其中460条(57.2%)与NCBI中非冗余蛋白质库(NR)已知基因有不同程度同源性的代表已知功能基因,344(42.8%)条独立基因与NR库中基因没有显著同源性的代表未知功能新基因。从已知基因中鉴定出了降解粗纤维的基因: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β-葡萄糖苷酶基因、β-内切木聚糖酶基因、木糖苷酶基因、漆酶基因。  相似文献   
62.
粉葛,系野生葛通过现代遗传育种技术选育成功的人工栽培品种,是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生物学特性与野生葛一样,适应性极强,但其生长速度和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均超过野生葛,出粉率达20%~25%,是野生葛的3~4倍,且粗纤维含量少、易加工;粉葛根部有大量根瘤菌,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大量的枝叶腐烂分解后,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是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63.
为探索不同能量、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太湖鹅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3种营养成分在不同饲养阶段均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育雏期(0~4周龄)粗蛋白为17%、19%和21%;代谢能为10.5、11.0和11.5 MJ/kg;粗纤维为3.5%、5.0%和6.5%。育肥期(5~11周龄)粗蛋白为15.5%、16.5%和17.5%;代谢能为10.00、10.65和11.75 MJ/kg;粗纤维为5.0%、6.5%和8.5%。每种营养成分在分成3种水平时,其它营养成分为中等水平,营养成分相同的3个中等水平组合并为一组。将刚出壳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各组增重、饲料转化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中等蛋白组增重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低蛋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高蛋白组(P0.05);不同代谢能水平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粗纤维组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在育肥期不同蛋白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蛋白组最低,中等蛋白组最高;中等代谢能组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高代谢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小于低代谢能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均为中等粗纤维组最好,高粗纤维组最差。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仅见低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高、中能组(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建议太湖鹅育雏期日粮采用19%粗蛋白质、10.50 MJ/kg代谢能和3.5%粗纤维为宜;育肥期日粮采用15.5%粗蛋白、10.65 MJ/kg代谢能和6.5%粗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64.
一.肉兔消化粗纤维能力强,饲粮中必须有草,还要补给糯料 肉兔为单胃食草动物,具有发达的盲肠,有很强分解、消化粗纤维能力,对一般饲草中粗纤维消化率高达14%。如果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太低,兔的正常消化功能就会受到扰乱,引起腹泻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65.
本试验采用聚酯纤维滤网袋法快速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并和国标法进行了对比,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非常一致。试验表明,聚酯纤维滤网袋法具有简单、方便、快速、批量分析的特点,为饲料粗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1生长期配方1。稻谷20.0%,大麦15.0%,麸皮20.0%,豆饼12.0%,菜籽饼8.0%,蚕沙5.0%,松针粉5.0%,清糠13.5%,骨粉1.0%,蛋氨酸0.2%,食盐0.3%。该配方含消化能10.7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80%,粗纤维12.80%,粗脂肪3.30%,钙0.52%,磷0.38%,蛋氨酸和胱氨酸0.71%,赖氨酸0.66%。配方2。大麦15.0%,玉米18.0%,"四号粉"(麦粒剥离第二层制成的面粉)10.0%,豆饼15.0%,菜籽饼7.0%,蚕沙8.0%,干草粉10.0%,清糠16.0%,骨粉0.5%,蛋氢酸0.2%,食盐0.3%。该配方含消化能10.41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6.2%,粗纤维13.5%,粗脂肪3.5%,钙0.61%,磷0.36%,蛋氨酸和胱氨酸0.68%,赖氨酸0.64%。  相似文献   
67.
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如牧草、农作物秸秆、酒糟等。这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较其他饲料低,消化能含量一般不超过10.5兆焦/千克干物质,有机物质消化率在65%以下。  相似文献   
68.
以新鲜槟榔为试材,研究不同包装方式与气体成分的保鲜效果。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及粗纤维含量,得出CA处理组优于MA处理组,即通过调节环境中的02与CO2含量可以延长槟榔的保鲜期,而由腐烂率及切分后槟榔的表观可以看出,CA2-2,即网兜装槟榔,置于023%、CO220%的气调瓶贮藏,效果最佳,贮藏30d较好保持槟榔果实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69.
为完善智能沼气池智能化控制系统,并对相关智能化沼气池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对智能化沼气池粗纤维含量、pH值、微生物多样性和产气率以及各因素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发酵时间、不同发酵层的沼液粗纤维含量、pH值、微生物的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发酵层、不同发酵时间的沼液粗纤维含量、pH值、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发酵时间段内,最高产气率是6~16h时间段1.12m3·m -3·d-1,其次依次为14~24 h、0~6 h、24~48 h、48~72 h时间段;不同发酵时间产气率与粗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H值、Dsh指数、Jsh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0.
室内模拟条件下玉米秸秆的分解特征及物质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了在室内模拟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的腐解率、粗纤维以及全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腐解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腐解率不断增大,在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添加微生物的处理平均腐解率 大于未添加微生物的处理,秸秆长度为1 cm的处理平均腐解率大于秸秆长度为3 cm的处理;粗纤维含量的变化总体趋势是下降,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秸秆长度为1 cm的处理粗纤维含量小于秸秆长度为3 cm的处理,在添加物微生物的处理中秸秆长度为1 cm且C/N=25的处理粗纤维平均含量最小,其含量为31.57%;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秸秆长度为1 cm的处理全钾含量大于秸秆长度为3 cm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