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50篇
  144篇
综合类   1703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683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直接测定白酒中的Pb,可避免白酒前处理过程中的污染,且灵敏度高,符合食品卫生国家标准规定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92.
孙荣军  白丽杉  吴克汶 《沙棘》2003,16(4):33-34
实验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7月上旬采集自神兴沙棘种植园的中国沙棘叶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采用两种提取方法,为国内沙棘种植和沙棘资源的高效和无废物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从7种对CU、Fe元素有较大增感效应的有机物中,筛选出邻菲啉作增感剂,用于对杉木、油茶样叶中的Cu,Fe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可使样叶中Cu,Fe元素的吸光度增加50%左右,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精度.在相关元素的测定中,除Ca元素的结果表现为偏高外,对K,Na,Mg,Mn,Ni和Zn元素的测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4.
苦丁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提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合理的乙醇浓度为70%~80%.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溶剂提取相比,采用超声振荡辅助提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提取率影响较小,但是可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提取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保持.与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相比,在相同提取和分析条件下,浙江本地产的大叶苦丁茶(大叶冬青)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95.
朱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187-189
[目的]为准确监测农灌水中三氯乙醛含量,解决四氯化碳禁用后显色剂的提纯问题,同时提高实际分析的便利程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氯乙醛的部分环节进行改进.[方法]用硅酸镁吸附剂替代四氯化碳对吡唑啉酮显色剂进行提纯,改用丙酮体系中的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成品替代手工配制水系三氯乙醛标准溶液.[结果]新制或用硅酸镁提纯久置显色剂可得到较低的空白值和较好的显色能力,改用丙酮溶剂中的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成品可提高分析的便利程度.[结论]经验证,校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与HJ/T 50—1999相当,可满足农灌水监测及评价需求并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壤冻融格局的改变,而冻融作用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深刻的影响。  方法  以高寒泥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式开展了两种冻融条件下(日冻融:?3 ℃/5 ℃,12 h/12 h,30次;深度冻融:?24 ℃/5 ℃,20 d/10 d,1次)的试验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EEM-PARAFAC)分析探究土壤DOM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结果  (1)经过30 d培养后,两种冻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日冻融和深度冻融条件下土壤样品的DOC含量分别为183.26和187.06 mg/kg,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80%和21.26%(P < 0.05)。(2)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线型差异较小,无明显特征吸收峰,且显示出吸光度随波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但经冻融处理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3)两种冻融处理均使得土壤DOM的腐殖化指数(HIX)值(从4.42增加至11.73和17.10)、254 nm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收值(SUVA254)(从1.35 mg/(L·cm)增加至1.37和1.40 mg/(L·cm))以及A253/A203值(0.38增加至0.40和0.43)增大,波长275 ~ 295 nm处光谱斜率系数减小(从13.34 μm?1减小至13.23和12.91 μm?1)。(4)EEM-PARAFAC鉴别出的荧光组分有类富里酸物质、类腐殖酸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蛋白物质,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贡献率。对照组土壤DOM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37%、32%和31%;日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1%、34%和 25%;深度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4%、35%和 21%。  结论  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数量和质量,表现为DOC含量的增加和腐殖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98.
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苯达唑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及测量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评估,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95.7±2.0)%(k=2)。结果表明,仪器的吸光度、重量差异、称样量和移液管的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
染色是丰富竹材色彩提高竹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技术手段,染色竹材的色彩稳定性关系到其装饰效果,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的染色竹材在紫外辐照400 h后的色彩变化以及染料种类对色彩稳定性的影响。在试验考察的因素水平内,仅染料种类对400 h后的色彩变化(△E、△L*、△a*、△b*表征)的影响显著,模型通过残差正态性等检验;染料种类对不同的色彩指标的影响不同,从总色差ΔE指标看,染色有利于提高色彩稳定性,其中蓝色试样的总色差最小,但从L*、a*、b*等3个色度指标分别看,不同色彩的试样在不同的指标上稳定性不同,没有发现3个色度指标稳定性均最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0.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消解体系下,采用微波消解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省时,试剂用量少,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