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盆景小要小得玲珑可爱,大要大得奇古惊人。无论大小,都要能体现一种无声诗章、立体面卷的韵味。笔者兹介绍一大(紫薇)一小(六月雪)两件盆景的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32.
防治蚧壳虫     
园林绿化树种和花卉盆景,常易遭受蚧壳虫的侵害,且不断扩散。滁州境内调查,有近50种树木,主要是桂花、柑桔、柿树、梨、杏、樱花、碧桃、梅花、栀子花、紫薇、木槿、海棠、凤尾柏、兰花、仙人掌类等均不同程度受到蚧壳虫的危害。受害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枝叶枯黄,严重的还诱发了黑煤病,甚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33.
白花木在闽中地区每年都在春夏开花,但开花之后,多为零星花,既小又稀。依据这种特性,笔者认为如能在养护方面下功夫,很有可能二度开花(指全株有花),或多次开花。为此,笔者借鉴培育紫薇二度开花的实践经验,通过多年的努力,获得成功。现把做法与体会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一、一定要种植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中。要坚持二年翻盆换土一次(要注意带土球),时间最好在3~4月。剪除病枯根,剪短老长根,促发侧根。剔除1/3—1/2宿土,补充新的培养土,浇透定根水,置于半阴和通风处养护。在养护中如发现盆土偏碱性,又处于不宜翻盆换土的季节,可用0.5%~0.8%硫酸亚铁溶液浇施(单浇或混浇均可),每半个月一次,连续浇  相似文献   
34.
紫薇竞艳,星兰吐芳.漫步浏阳市柏加镇渡头村,只见婷婷玉立的黄牡丹、含笑挥手的迎客松、古色古香的罗汉树、惹人喜爱的红桎木……色彩各异,姿态万千,令前来观光洽谈的各地客商如痴如醉.这庭园美景是在渡头村党支部书记易树光的带领下,将昔日贫穷落后的渡头村变成了"中国式新加坡".  相似文献   
35.
曹萍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54-154
危害紫薇的害虫主要有长斑蚜和绒蚧,介绍了两种害虫的特征特性,针对其发生规律及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6.
野生紫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紫薇系列扦插繁殖试验表明 :1a生枝条和半木质化枝条不同生根素及浓度处理生根率没有明显差异。多年生枝干采用 10 0mg/L 911生根素处理效果最佳。紫薇春插效果优于夏插 ,生产上推广应用选择春季硬枝扦插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7.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ia),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乔木。其树干光洁,树姿优美,花色鲜艳,花期特长(由6月可开到9月),且对二氧化硫、氨气、氟化氢、氯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抗性。又有较强的杀菌和滞尘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  相似文献   
38.
[目的]紫薇具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等显著不同的花色以及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2种雄蕊,使其成为花色多态型和异型雄蕊研究的良好材料.对紫薇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探究紫薇不同花色植株的繁殖策略以及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通过野外定点观测,采用传粉昆虫调查、人工授粉以及人工控制套袋试验等方法对紫薇3种花色植株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传粉式样以及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3种花色植株的花期和单花开放进程基本相同(单花花期为4~5天).2)3种花色植株的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3)3种花色植株的短雄蕊数表现为白色花植株>紫色花植株>红色花植株,花色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色花植株的单花花粉量和P/O值显著低于其他2种花色植株(P<0.05).4)3种花色植株的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动态变化趋势相似;花粉寿命与柱头可授期有部分重叠,长雄蕊花粉活性最高时期早于柱头最佳可授期,短雄蕊的与柱头最佳可授期同步;白色和紫色花植株的柱头最佳可授期比红色花植株的长(约2h).5)2种雄蕊在形态、颜色、花粉量、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的结实率和结籽数以及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即黄色短雄蕊主要起招引昆虫作用,暗黄色长雄蕊主要起传粉作用;但2种雄蕊在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以及人工控制授粉后的结实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二者在生理上尚未分化;去除雄蕊试验表明,雄蕊的排列方式是影响2种雄蕊功能分化程度的重要因素.6)P/O值、套袋试验以及传粉昆虫观察结果表明,紫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交和自交不亲和现象,其交配方式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的兼性异交繁育系统.7)传粉昆虫对红色花植株有明显偏好,访问该花色植株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花色植株(P<0.01);人工授粉后,白色和紫色花植株的结实率显著提高.[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紫薇的白色和紫色花植株存在一定的花粉限制.此时,增加对雄性功能的投入、延长柱头最佳可授期是其维持繁殖成效的适应策略;在传粉过程中,2种雄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2种雄蕊花药开裂时间不同步,花粉活力维持时间也不同,花粉的这种装配机制是紫薇提高花粉输出效率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39.
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栽培繁殖、遗传性状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加快紫薇新品种选育、品种归纳和鉴定为今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0.
唐兴国  周全  范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77-13178,13184
[目的]对紫薇幼胚培养进行尝试性研究,探讨其适宜的生长分化条件。[方法]以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其萌发并建立无菌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激素水平和培养方式对紫薇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紫薇幼胚去种皮后易于萌发,其萌发率可达100%;启动培养基为MS+BA0.5+NAA0.5+sucrose3.0%+agar0.7%;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5+NAA0.1+sucrose3.0%+agar0.7%+椰乳10%;生根培养基为MS+BA0.5+IBA0.1+sucrose3.0%+agar0.7%+椰乳10%。[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薇的后续优化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