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和ISSR2种分子标记对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18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118和114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P)分别为88.98%和89.47%。在物种水平上,RAPD标记的结果为: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656,Nei’s指数(H)为0.3303;ISSR检测的结果:I=0.4688,H=0.3083。2种分子标记均表明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基因多样性指数表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RAPD分析发现86.22%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ISSR分析发现89.29%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种群间遗传变异低的主要原因是种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Nm)分别为3.0097和4.1787)。长叶红砂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物种特性和对高胁迫环境的长期适应有关,濒危植物并不一定表现为遗传变异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究不同居群红砂(Reaumuria soogorica)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遗传结构。本研究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内蒙古、宁夏、甘肃16个不同居群的299份红砂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共扩增出67个等位基因,扩增等位基因多态率为83.58%,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为0.396;居群的等位基因数(Allele number, 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Ne)为3.735,2.221;香农信息指数(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 I)为0.763;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ixation index, Fst)为0.041~0.210,平均值为0.088。AMOVA结果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差异仅占变异总来源的5.8%。本研究得出结论红砂的基因多态性为中度,等位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染色体上。观测杂合度和固定指数说明居群内杂合度缺失,纯合体过量。Fst指数表明居群间分化程度较低,且红砂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源于个体内DNA序列的...  相似文献   
83.
选择在腾格里沙漠有代表性的4种天然牧草,利用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牧业气象试验站2002年- 2009 年的牧草观测资料和历年的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种天然牧草生长特性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刺新生枝条在9月上中旬达到最大值,霸王在8月下旬9月上旬达到最大值;白刺和红砂在8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且4种天然牧草生长达到最长后都趋于稳定;从生长速率来看,白刺>霸王>红砂>红刺.红刺、白刺、红砂3种天然牧草新生枝条的生长长度与3种气象因子呈正相关,而霸王新生枝条的生长长度与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旬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白刺、红砂、霸王3种天然牧草的新生枝条生长长度与旬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红刺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天然牧草新生枝条生长长度与3种气象园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9、0.6812、0.6762、0.6136.  相似文献   
84.
红砂作为荒漠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植物,播种早晚影响幼苗越冬存活。采取4个播种期,露地覆膜穴播育苗试验,通过当年高和存活指数分析幼苗越冬性能,结果表明,5月10日、6月10日播种苗越冬存活指数均接近90%,6月10日及其以后播种苗当年平均高不足10 cm;苗高>10 cm时越冬存活指数>90%。综合分析认为,干旱荒漠区露地覆膜穴播育苗,以5月10日至6月初播种为宜,当年幼苗越冬存活指数超过90%。  相似文献   
85.
以1年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幼苗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光强为对照,采用透光膜设置6个光强梯度0%(L0)、15%(L1)、30%(L2)、40%(L3)、60%(L4)、80%(L5),探讨了不同遮光处理对红砂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光合特性影响。测定其生长指标及光合指标,筛选适合红砂幼苗生长的光强范围。结果表明:1)轻度遮光(遮光度15%)红砂幼苗的苗高增长率、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Fv/Fm、ΦPSII、ETR、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2)正常光照处理(遮光度0%)红砂幼苗的类胡萝卜素含量、NPQ、胞间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最高。3)随遮光强度的增大,生长及光合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由高到低依次是L1>L0>L2>L3>L4>L5。4)综合所有指标表现,15%遮光度更具有促进红砂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86.
杨洁  单立山  苏铭  魏晓芸  马静  解婷婷  李毅 《草地学报》2021,29(10):2221-2232
为揭示典型荒漠植物不同器官养分利用和调控策略对降水变化和生长方式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与珍珠(Salsola passerina)为材料,测定了不同降水梯度(年降水量50~300 mm,Δ=50)下单生和混生红砂和珍珠不同器官中的有机碳(C)、全氮(N)含量。结果表明:随降水量的减少(干旱胁迫增加),单生红砂叶C,C/N和茎N含量逐渐减小;单生珍珠茎和根C含量整体呈增大趋势,表明干旱胁迫加剧时,单生红砂茎受N限制作用增强,但红砂会通过降低叶片有机C含量和C/N以提高生长速率;单生珍珠会选择适当地增加地下部分根系的C分配比例,并将多余的C储藏在茎中。各降水量条件下,混生红砂叶C,C/N和根C,N含量均大于单生,茎C含量小于单生;混生珍珠茎C,C/N和根C,N含量均小于单生,叶C,C/N含量大于单生,表明混生后红砂倾向于向根系分配更多C,N,而珍珠主要通过降低茎的C/N来提高地上部分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87.
为筛选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家系抗旱性指标,以期为优良抗旱红砂家系选育及抗旱性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武威市凉州区建立试验地,以红砂家系(即5a、6a生红砂)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生理生化及叶绿素荧光等20个指标,连续2年研究红砂家系抗旱指标筛选及性状表现稳定性,选择和综合评价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结果表明,试验测定的20个指标变异较大,且2017与2018年指标间测定数值稳定,最大荧光产量、稳态荧光产量、最大光合量子产量、叶绿素a、总叶绿素Chl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7个指标在18个红砂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的选择创造条件;应用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出了“小甘沟-3号”、“巴彦浩特3-4号”、“乌达-1号”、“泉眼山-2号”、“海石湾-1号”等5个优良抗旱家系。  相似文献   
88.
红砂属树种具有抗旱、抗寒、抗酷热、耐盐碱、耐瘠薄以及生长寿命长等特点,青海有2种,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本中对青海高原红砂属树种资源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育苗与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25个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三年生红砂家系进行光合、荧光、渗透调节等12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_0)、叶绿素(a+b)(Chl a+b)、叶绿素a/b(Chl a/b)、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抗旱优良家系。结果表明:12个指标除暗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指标综合调控着红砂的抗旱机制并且相互依赖。经过多指标综合评定,筛选出6个抗旱性家系,分别为HSW-1、XKK-4、ZZG2-1、LZ-1、XGG-3、ZZG2-3,最优家系为HSW-1和XKK-4。  相似文献   
90.
土壤水分胁迫对红砂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干旱与半干旱区受损红砂种群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为红砂植被保护、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红砂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差异。[结果]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红砂幼苗茎叶总生物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株高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呈逐步增大的变化趋势,根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红砂幼苗茎叶、根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相对不明显。[结论]土壤水分胁迫下红砂幼苗可通过调整自身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来加大根冠比以及通过积累脯氨酸来适应干旱胁迫,维持植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