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林业   209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42篇
  28篇
综合类   1854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717篇
畜牧兽医   2751篇
园艺   491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李春生(山东省德州地区畜牧兽医站253015)匡宝晓,刘思当,刘杰(山东农业大学)在研究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毒力及疫苗的免疫效果时,笔者对IBD感染鸡群定时测定体温和称重器官重量的同时,取相应的器官组织材料,进行...  相似文献   
23.
黄喉巫鸟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石腊切片,HE染色法,对10只黄喉巫乌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黄喉巫鸟食管从前至后复层扁平上皮层薄,固有层中脾体增多,且有非常薄的角质层。肌胃中的砂囊腺分支多比家禽发达,十二指肠绒毛细而密,回肠的肠绒毛宽而短,全部肠道绒毛无分支现象。盲肠一对特别小,且管腔狭窄,壁厚,充满淋巴组织,肠腺很少。整段肠道从前至后其上皮中环状细胞和固有层中淋巴组织增,而肠腺渐少。肝和胰的组织结构基本与  相似文献   
24.
白唇鹿结核病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6齿切除时间的试验 6.1目的为了研究红鳍东方纯在养殖中的适当的齿切除时间,设立了三个试验区,即在7月、8月和9月分别切除其齿,观察对其成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早红提(早熟红地球)原产美国加州。1937年引入苍山县,1998年我们将320株扦插苗移植于研究所葡萄温室内,1999年结果,平均每株结果4.3穗,4.6公斤,667平方折合1472公斤。经过98、99年两年观察发现该品种性状稳定、粒大、极早熟、丰产、品质好、耐运输,现将观察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7.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困难,后肢无力。此病虽然为良性经过,但发病面广,流行快,奶牛感染后产奶量急剧下降,部分奶牛因后肢无力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故此病对奶牛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我新桥街道2004年8月份统计共存栏奶牛567头,从8月8日开始到9月13日持续一个多月,共发生该病326头,发病率为57%。急性死亡12头,因病瘫痪淘汰9头,发病后流产20头。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侵害牛,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犊牛症状较轻,高产牛、重胎牛症状严重。从8月初起,该…  相似文献   
28.
草菇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以其栽培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当前提升食用菌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我市广大农村香菇大棚在夏季被大量闲置,围绕如何有效利用“夏闲棚”发展草菇生产,就地消耗大量稻草变废为宝的目的,我们在实施省重点科研项目“草腐型食用菌产业化技术开发研究”中设计了草菇在塑料大棚内生长发育特点的观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9.
低氧适应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200-3400m)喜马拉雅旱獭的肝脏、肺、肾、卵巢、甲状腺等器官结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30.
槐山羊板皮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山羊板皮亦称“槐皮”、“汉口路槐皮”,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之一,畅销国内外市场。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槐山羊板皮进行研究。本文将20年来槐山羊板皮的研究进展概括总结,供同行参考。 1 板皮名称及其由来 清朝中期,河南省沈邱县槐坊店(今槐店镇、沈邱县城)的皮行购集周围的山羊板皮,运至汉口,尔后销往全国各地;1861年远销英、法、德、美及日本等国,受到好评。为区别于其他山羊板皮,槐坊店的皮行将其购集的山羊板皮打成捆后,在其皮肉面印上“行号”并印上“槐”字,故称“槐皮”、“汉口路槐皮”。1981年槐皮山羊命名为“槐山羊”后,称“槐山羊板皮”[1]。 2 板皮产区、产量与出口概况 槐山羊板皮产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的黄淮地区,主要产于河南省周口地区,其中心产区位于该地区的沈邱、项城、淮阳和郸城县(市)。产区系平原农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林茂粮丰,饲草丰富,六畜兴旺,除产槐山羊板皮外,还产黄牛皮、水牛皮、马皮、骡皮、驴皮、猪皮、狗皮、兔皮等[2]。 据周口地区统计局资料,全地区1962年产槐山羊板皮18.7万张,1978年109.5万张,1997年达339.9万张,其中中心产区196.6万张,占57.84%。全地区1981~1988年每年出口槐山羊板皮平均108.16万张,1995~1997年平均每年出口近300万张。1998年河南省约产槐山羊板皮1 000万张,出口900万张;全产区约产槐山羊板皮1 300万张,出口1 000万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