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超声水浴助提、增加滤液的吸取量及控制标准反应液与试样反应液的酸度一致,对国标法(GB/T5009.45-2003)组胺测定在鱼粉中的应用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法节省了试样前处理时间,改善了组胺的提取率及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经方法评估函数的评价及试样的测定,表明改进法适用于鱼粉中组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32.
牛磺胆酸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磺胆酸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多种动物模型,观察牛磺胆酸对炎症的影响。结果:牛磺胆酸能够降低炎症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性肿胀,抑制NO、PGE2、组胺等炎症介质的产生。结论:牛磺胆酸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3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个处理组美洲鳗鲡幼鱼分别投喂低、高2个组胺水平(分别为217 mg/kg和534 mg/kg)的饲料,试验期77 d。结果显示,与低组胺水平组相比,高组胺水平组美洲鳗鲡幼鱼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日摄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道淀粉酶无显著变化(P0.05);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和过氧化氢活性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接近(P0.05)。试验表明,高水平的饲料组胺可以显著降低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部分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肥大细胞在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选用产后6~10 d健康及患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西门塔尔牛各10头,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通过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中SP、VIP、组胺浓度,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MC颗粒状态及荧先定量PCR法检测组胺受体H1和H2 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子宫内膜组织申组胺、SP、VIP含量分别为(80.305±4.002)μg/L、(1 258.06±128.88)ng/L、(615.73±70.50)ng/L,而对照组分别为(39.204±4.278)μg/L、(308.12±9.72)ng/L,(1 667.34±153.4)ng/L,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子宫内膜固有层MC颗粒数量战少、分布和浓度不均、有空泡形成,对照组子宫内膜固有层MC颗粒较多、分布均匀;试验组中组胺受体H1 mRN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组胺受体H2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板显著(P<0.01).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时,在神经肽和炎症刺激下使子宫内膜固有层MC脱颗粒大量释放组胺,同时子宫内膜组胺受体H1和H2 mRNA表达失衡,使子宫局部淤血和迟缓,导致子宫免疫力下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6.
组胺和细菌内毒素引起山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给山羊颈静脉注射细菌内素和组胺,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乙醇胶试验(EG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PP)和血小板计数,探讨细菌内毒素和组胺对山羊血液凝固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羊静脉注入内素和组胺后能迅速导致机体弥漫性轿管内凝血(DIC)的形成。  相似文献   
3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组胺残留量的检测,建立鱼和虾中组胺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进而对鱼虾中组胺的残留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添加水平50 mg/kg的组胺残留量的结果可表示为:X=(48.97±3.98)mg/kg,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攻毒后雏鸡体温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内毒素攻毒时导致雏鸡发热的作用机理。采用100羽雏鸡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和西联合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中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等剂量的LPS,早、晚肌注相应药物。实验持续15 d,分别于攻毒后0 d、5 d、10 d、15 d,各组随机抽10个样本。在注射LPS后0 h、2 h、4 h6、h,测定雏鸡直肠温度,结果:(1)急性实验中,扑尔敏组2 h、4 h体温显著降低(P<0.05);而西咪替丁组和扑和西联合组在2h时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2)慢性实验中,0 d5、d体温无显著差异;10 d、15 d扑尔敏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15 d扑尔敏组、扑和西联合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内源性组胺主要是通过H1受体介导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39.
40.
肉鸡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肿胀,粘膜出血、溃疡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引起本病的病原或病因较复杂,截止目前还没有定论。目前本病呈现发病日龄提前,采食量低下,鸡群大小不均匀,细长条状饲料便,临床上很难治愈,尤其是贻误治疗最佳时机造成后期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