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篇
林业   9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护城市及别墅区景观环境为宗旨,着重从基址利用、地形塑造、植物景观配置方面论述别墅区西侧绿化带设计  相似文献   
22.
在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按照生态采样法,对南京市的6城区5郊区的106条主次干道及道路绿化带中的色叶树种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共使用色叶树种26科35属44种,乔木有36种,灌木有8种。共调查色叶乔木15 293株,二球悬铃木与香樟所占数量最多,分别占将近5成和2成;大多数乔木的径阶在12~14 cm,树高在6 m,冠幅4 m以下的占一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色叶乡土树种资源得不到充分运用,春色叶、双色叶树种应用较少,部分色叶树种的配置与生态习性不符,养护管理过于粗放。  相似文献   
23.
不久前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苏州有一位朱先生,开车冲进了路边的绿化带,撞伤5棵树.没过几天,绿化公司给朱先生寄来一张罚单,要求朱先生赔偿13万元,而且还说这只是按70%的死亡率算的.我当时就在想,苏州为何非要选种这么"名贵"的行道树呢.  相似文献   
24.
1 刺槐的形态特征及特性 刺槐,蝶形花科,刺槐属,别名洋槐.刺槐生长迅速,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常作为速生用材林和荒山荒坡绿化树种使用.刺槐为落叶乔木,可高达25m,树干端直,树皮深纵裂至浅裂,有的比较光滑,树皮颜色多为灰褐色至黑褐色.小枝无毛,有托叶刺.  相似文献   
25.
《农技服务》2006,(8):32-32
(一)大棚网床的布局 小区内.每幢大棚间隔15米,组成一行大棚,每行间隔20米。棚与棚之间可种几行樟木等常绿乔木形成绿化带。以净化小区空气,美化环境。每行大棚之间用三块五孔水泥板铺一条人车小道。小道边建一条宽0.6米、深0.2米的水槽.整个小区内再建一条人车总道,与各条人车小道相连接。  相似文献   
26.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红花酢浆草和雪茄花作为优良地被植物和替代草坪的植物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新建的小区、城市绿化带,高速公路旁都可见其身影。笔者对其在蜜粉源利用方面进行了观察,发现它们是优良的辅助蜜源植物,特此提醒养蜂人加以重视并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7.
珙桐又称鸽子树、水梨子,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树种,世界十大观赏植物之一。其花形奇特,盛开时酷似展翅的白鸽群栖息于树上,寓意着"和平友好"。适合种植于庭院、路旁、公园以及绿化带等处。珙桐为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株高达8m,树皮深灰色,常呈薄片状脱落。叶互生,常密集聚生于幼枝顶端,  相似文献   
28.
走进甘肃省的兰州新区,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设计别致的幢幢高楼,宽敞通达的马路,赫然而立的厂房,引水而建的环形小湖,还有各式各样的林木绿化带、草坪和绿色植被。处处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处处飘逸着绿色生态的芳香。穿过新区的腹地,路过一片还是尚待开发的村庄,在东南一隅深处,隐隐露出一大片葱郁的  相似文献   
2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私家车辆不断激增,城市周边工业园区污染源排放等,导致环境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备受人们关注。该文总结了城市绿化带在改善局部小气候、滞尘释氧、净化空气、隔音降噪等提升环境质量的积极作用,以期提高政府和民众对城市绿化带建设的投入意识,优化城市绿化带植物组成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0.
谢铃榄 《花卉》2020,(4):64-65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不仅要提高路网密度还要加大道路绿化程度,体现城市道路的可识别性。本文基于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的功能分析,对可识别的绿化带景观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案,使之不仅满足通行要求,还完善城市整体绿化的规划,提高城市或者道路的区域可识别度和领域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