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侯建忠  孙锋 《四川蚕业》2006,34(1):38-40
如皋市蚕桑产业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起伏跌宕,到2005年底,现有桑园面积9·5万亩(1亩≈667m2,下同),年发种24·5万张,产茧近万吨,产值2·5亿元。目前,具备经营蚕茧资格的农业龙头企业有两家,有资质的缫丝企业有8家,生产生丝能力600吨以上,已初步具备产业基础。但是,  相似文献   
42.
《蚕桑通报》2014,(3):4-4
《蚕桑萃编》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蚕书。 清末卫杰综合多种蚕书中的材料于1894年编成,共15卷。其中叙述栽桑、养蚕、缫丝、拉丝绵、纺丝线、织绸、练染共10卷;蚕桑缫织图3卷;外记2卷。19世纪末,直隶(今河北省)兴办蚕业,设立官办蚕桑局于保定,由四川人卫杰负责技术工作。卫杰从四川引入蚕种并选工匠来保定创办蚕桑业和传授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之法,为此编成本书。  相似文献   
43.
随着缫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缫丝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从座缫发展到立缫再发展到自动缫,每一次的革新和发展,都使缫丝业得到质的飞跃。当前所采用的自动缫丝技术,以煮茧工艺和方法尤为关键,必须应用适宜当地气候和茧质的煮茧工艺,才能发挥自动缫丝产量高质量优的优势,达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自动缫规模效益和缫丝业经营效益的目的,本文就自动缫煮茧工艺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为缫丝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广西蚕业》1994,31(1):39-41
最近几年,我县在发展桑蚕生产中,改变单纯种、养格局,走种养加工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积极筹办繅丝厂,建立蚕茧商品基地,使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市场接轨,加快了桑蚕开发的步伐。1993年,全县巳有桑园面积900公顷,其中投产面积533多公顷;  相似文献   
45.
陆鹏祥 《广西蚕业》1997,34(2):46-47
近年来全国的缫丝生产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很不景气,经济效益很差,有些厂家已无起死回生的能力。广西区缫丝行业也一样面临的形势很严峻,销售渠道不畅,质量难以提高,效益不够理想。本人近几年在广西跑得较多,对广西部分丝厂的情况也略知一二,为此想对广西的部分生产厂家的现状、优势、制约因素以及对策作个浅析并和广西区的同行前辈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4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必将日益剧烈。作为我国在国际市场唯一居于主导地位的蚕丝行业,也必将是群雄逐鹿的目标。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审时度势,加速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进步和蚕丝产品质量升级,才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7.
48.
活蛹缫丝是蚕茧不经过烘茧、煮茧直接缫丝的新工艺,从蚕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察蚕蛹经过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处理后,其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变化。活蛹缫丝工艺中,机械脱衬造成蚕蛹质量损失约12.21%,但蚕蛹中蛋白质和油脂2种主要组分的比例无显著变化,质量比仍保持在1.20~1.23∶1。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蛋白的不良气味明显变淡,而理化性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缫丝和机械脱衬后的蚕蛹蛋白几乎完全变性,但缫丝后的蚕蛹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最好。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油脂的化学性状(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机械脱衬后蚕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不饱和度降低,使粗制蚕蛹油的品质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活蛹缫丝工艺中的机械脱蛹衬与传统缫丝工艺机械脱蛹衬相比,同样会造成蚕蛹主要营养组分损失,并对蛹蛋白质和油脂的性状有不利影响,因此活蛹缫丝的蚕蛹仍不适于作为高档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49.
刘民乾 《北方蚕业》2006,27(2):32-33
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全面生产优质蚕茧已成为广大蚕农和缫丝企业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使用方格蔟上蔟并加上合理的蔟中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为此,不少蚕区为提高蚕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养蚕效益,要求蚕农应用方格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上蔟技术和推广方法,致使在方格蔟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推广进度和使用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多年蚕桑基点的实践探索,总结了一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上蔟技术。现介绍如下:1上蔟前准备1.1备足方格蔟每张蚕种要备足190片方格蔟。新方格蔟要先用蚕沙浸出液或桑叶汁…  相似文献   
50.
家蚕活蛹缫丝方法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蛹缫丝是家蚕品种选育、改良丝质性状的有效手段,但因家蚕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活蛹缫丝时,茧腔内空气稀薄,并受到药剂和剧烈跳动的刺激,有害蛹体生理健康,为此本文就几种常用的活蛹缫丝试剂及实验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以期促进活蛹缫丝工作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