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63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233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浅谈兽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兽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但是兽药的滥用造成耐药性的产生及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的残留,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兽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兽药在临床上合理使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2.
文章对鸡球虫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延缓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3.
环保型添加剂那西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西肽是一种含硫多肽类抗生素.其在肠道内不易被吸收,排出体外可迅速分解,因此具有无残留、与其他抗生素相互作用也无交叉耐药性、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属于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4.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药的应用品种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兽药残留作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兽药残留不仅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还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直接影响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1兽药残留的危害药物的代谢途径多种多样,但大多数以肝脏代谢为主。药物经胆汁由粪便排出体外,也会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残留在乳和蛋等畜产品中。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被排到…  相似文献   
105.
鸡大肠杆菌地方菌株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对河南地区分离的17株细菌经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用临床上常用的12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对鸡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而对杆菌肽、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及青霉素具有耐药性,特别是对杆菌肽及复方新诺明其耐药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4.12%。  相似文献   
106.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杆菌的某些特定血清型所引起猪的传染病总称,在不同品种猪群中均有发生,对仔猪危害较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抗原复杂,变异大,菌株易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因此必须采用与本场血清型一致的菌株制成多价自家灭活苗,配合使用敏感药物才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新的要求,微生态制剂以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关注。此次试验选用的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需氧大杆菌,具有耐高温、酸、碱等优点。添加该菌能消耗肠道的氧气,从而抑制肠道需氧病原菌的生长;另外,该菌还可以分泌消化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1材料与方法1.1菌株从健康兔肠道中分离获得,并用饲喂雏鸡的方法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非致病性菌株。液体发酵使其浓度达到109个/mL以上。1.2试验设计试验选用60只刚断奶的1月龄弗朗德幼兔,…  相似文献   
108.
In order to obtain Enterococcus faecalis from fur animals and evaluate its prebiotic properties,in this study,Enterococcus faecalis was isolated from the feces of healthy adult fur-bearing animals (mink,fox,raccoon dog),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biochemical test and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The growth curve,acid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the Enterococcus faecalis isolates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ir probiotic properties.Some strains were selected to determine their tolerance to temperature,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and artificial bile sa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strains were Gram-positive,and their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tandard strains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and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Enterococcus faecalis by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The five strains all entered the logarithmic phase at 2 h after culture,and entered the stable phase at 8-10 h,and had weak acid production capacity.The resistance rate of the isolates to tetracycline and levofloxacin was 100%,followed by penicillin (80%),erythromycin (80%),gentamicin (80%) and chloramphenicol (40%).All the isolates were sensitive to ampicillin and vancomycin.Enterococcus faecalis from mink,fox and raccoon dog had strong tolerance to temperature below 60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with pH>3.0 and 0.3%-0.5% concentration of bile salt,but poor tolerance to temperature above 70 ℃,and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with pH<3.0.In conclusion,five strains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from fur animals (mink,fox,raccoon dog) were obtained in this study.The isolated strains propagated rapidly,which were suitable for colonization and played a prebiotic role in fur animals' intestines,and had good prebio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resistance.They could be used as candidate strains for animal microbiological agents for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09.
几种动物病原菌对替米考星耐药性的体外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替米考星对鸡毒支原体、多杀巴氏杆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基础上,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体外诱导3种病原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性。结果鸡毒支原体经9次传代对替米考星产生了高水平耐药,多杀巴氏杆菌经7~9次传代对替米考星产生了高水平耐药,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经14次传代对替米考星的耐受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鸡毒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替米考星诱导耐药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和林可霉素表现交叉耐药。研究结果提示,替米考星较易诱导鸡毒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产生耐药性,兽医临床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0.
55株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猪的传染性疾病的总称。由于致病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同和猪的年龄、生理机能和免疫状态等差异,引起的常见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三种[1]。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存在,仔猪黄、白痢为猪场中最常见的传染病[2],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仔猪疫病之首,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和经济损失[3]。大肠杆菌病发生后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使得大肠杆菌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更加突出[4,5,6]。为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猪大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