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233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鸡毒支原体(MG)是对养禽业危害很大的支原体,主要导致禽类慢性呼吸道疾病(CRD),以禽的结膜炎、产蛋率及饲料转换率下降、屠宰率下降等为主要特征。MG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传播方式在鸡群中传播,每年给全球家禽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随着对MG细胞表面抗原黏附素蛋白(pMGA)和PvpA、Gap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深入,K株、TG5株等MG疫苗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由于抗生素的滥用,MG基因中也发生耐药突变,产生了QRDRs等抗药结构,导致MG在耐药性上也出现新的特点。论文主要对国内外MG的疫苗开发、耐药情况和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旨在对家禽MG的综合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对北海近岸养殖海域的3种弧菌(Vibrio)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鉴定的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通过从北海近岸养殖海域随机采集水样,利用TCBS培养基对所采水样进行弧菌的分离和纯化,采用PCR方法和序列分析对弧菌进行鉴定,并对鉴定出的3种弧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检测。共分离获得67株疑似弧菌菌株,经鉴定,19株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4株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4株为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耐药性分析研究表明,19株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显示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其中100%的菌株对四环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表现耐药,94.7%的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84.1%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和78.9%的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4株霍乱弧菌和4株河流弧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但敏感度低,两者对复方新诺明均表现为中介敏感。本研究提示,北海近岸养殖海域中弧菌种类较多,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大多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对北海近岸海水养殖疾病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咪唑苯脲是一种世界公认较安全可靠的动物专用抗原虫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梨形虫病、边虫病、锥虫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该药具有代谢吸收快、分布广泛、消除缓慢、血药半衰期长的特点,常用于牛、羊、猪等规模养殖动物的原虫病治疗,近年也常被用于宠物原虫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此药副作用微小,但应禁止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目前在牛羊组织和奶中均能够检测到该药的残留,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尚不清楚。由于长期被广泛使用,近年研究发现一些原虫对咪唑苯脲产生了耐药性。未来应对咪唑苯脲的杀虫效果做深入探索,确定更准确的杀虫谱和给药方案;同时进一步研究其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进而确定停药时间和最大残留量。本文主要对咪唑苯脲的临床应用效果、药物残留、副作用和耐药性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采集某发病猪场的环境及病猪样品,通过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致病菌株,随后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该菌株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头孢噻呋)、喹诺酮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最为敏感,对头孢类(头孢西丁)、氯霉素类较为敏感,对磺胺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耐药。选取敏感的10种药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测定,结果显示:阿莫西林的MIC为8μg/mL,苯唑西林、头孢噻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的MIC为4μg/mL,恩诺沙星和恩拉霉素的MIC为1μg/mL。  相似文献   
65.
抗微生物药物在保障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是应对微生物耐药性风险的重要防控策略。在“同一健康体系”工作框架下,中国和美国积极进行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美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性系统的监测设计、监测对象和监测数据应用情况,结合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现状,立足我国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客观需求,旨在为我国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李清竹  吴长德 《养猪》2023,(1):83-88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甚至死亡的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本试验对辽宁某规模化猪场3日龄腹泻仔猪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腹泻仔猪肝脏中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16S rDNA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序比对,与GENBANK登录号为CP031919.1(血清型为O145大肠埃希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4%,表明分离菌株为血清型O145大肠埃希菌;动物试验结果:分离菌36h内引起感染小鼠全部死亡,说明分离菌株为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分离菌株携带iusD、iss、FimH等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敏感,对阿米卡星中敏,对多黏菌素B、头孢唑啉、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大观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多黏菌素E、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和多西环素等11种药物均呈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分离菌株携带aac(6′)-Ⅰb、aac(3′)-Ⅱ、TEM、qnrS、ermB等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67.
紫外光诱导哈茨木霉产生对多菌灵抗药性的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多菌灵药物培养基上,采用紫外光重复诱导处理的方法,对拮抗性哈茨木霉T24进行改良,选育出对多菌灵具有显著耐药性的菌株T24—4和T24—6。结果表明,多菌灵浓度为300mg·L^-1时,对突变菌株T24—4和T24—6的抑制率分别为9.4%和3.0%。同时两菌株对速克灵和甲基托布津也有交互抗性。经过菌和药协同作用研究发现:木霉菌T24—6菌剂与多菌灵重量配比为8:2时,协同抑菌率高达85.0%,明显高于分别单独使用T24—6和多菌灵的抑菌率(70.3%和69.6%)。分别用菌和药,药,菌1000倍稀释液进行草莓活体拮抗性测定,其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9%、67.9%和64.2%,进一步表明菌和药协同作用效果优势更明显。在使用木霉T24—6菌剂防治农作物病害时,添加少量的多菌灵,可降低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和侵染力,从而提高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68.
为了阐明引起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呼吸道症状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2~6月龄犊牛鼻拭子与肛拭子各3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分析、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溶血酵素(khe)基因、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中有3株在MIAC平板上形成紫红色带有沉淀环的菌落(鼻拭子1株,肛拭子2株),且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疑为肺炎克雷伯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显示,分离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相似性均为96%;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肺炎克雷伯菌核苷酸相似性在96.5%~99.8%之间,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基因khe阳性且相似性达99%以上;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一代和二代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一代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多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三代氨基糖苷类、二代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可不同程度导致小鼠死亡且以鼻拭子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引起犊牛呼吸道症状的肺炎克雷伯菌3株,并阐明分离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新疆地区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检测、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中兽药在抗寄生虫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病可发生于动物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动物均可感染寄生虫病。随着抗寄生虫药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应用,导致世界各地均有耐药虫株出现。耐药虫株不但使原有的药物治疗无效,而且还对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产生了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70.
黄霉素是外国有人于1955年从灰绿链霉素菌即斑贝链丝菌的厌氧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存在于菌丝体中,属于磷酸多糖类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通用名为黄磷酯素(FV)。黄霉素具有性能稳定、用量少、促生长效果显著及不与其他添加剂产生拮抗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污染及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