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筛选817肉鸡同源性乳酸菌菌株,从健康30日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LB1、LB2、LB3和LB4四种疑似乳酸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分析及糖发酵试验进行鉴定,并通过耐酸性、耐胆盐性及抑菌性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菌株均初步判定为乳酸菌属,LB3和LB4在0.3%胆盐浓度的菌落存活数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LB4和LB1在pH4.0酸度的存活菌数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LB4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效果最佳。经综合评定,LB4菌株生理特性最佳,可作为乳酸菌制剂菌种备选。  相似文献   
52.
从广州随机市售的泡菜中分离出14株乳酸菌(LAB),并对其溶血性、产生物胺(组胺、酪胺和苯乙胺)、39株不同来源致病菌的抗菌活性、耐酸性、耐胆汁盐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株乳酸菌在羊血血平板上均不溶血,即γ-溶血;且均不产组胺(组胺、酪胺和苯乙胺);该14株乳酸菌对39株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其中P1、P2、P11菌株抑菌活性较强,分别对34、33、33株表现出抗菌活性,并且P2(上清液)对13株致病菌达到了最强抑菌活性(+++,抗菌直径>15 mm),为达到最强抑菌活性率最高的菌株;耐酸试验表明,P2能耐pH2.5和pH3.5的酸性环境,而其他两株(P1和P11)不耐此酸度;在耐胆汁盐特性方面,P2和P11能耐受浓度为0.5%、1.0%和1.5%的胆汁盐浓度,而P1不耐受这些胆汁盐浓度.16S rDNA部分序列分子鉴定表明,P2为唾液乳杆菌(相似度为99%).  相似文献   
53.
大豆在铝胁迫下分泌的柠檬酸与品种的耐酸铝性无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鹤  赵月春  郭秀兰 《大豆科学》2003,22(3):218-222
试验采用8个耐酸铝明显不同的大豆品种,研究了在铝胁迫下大豆有机酸分泌及其与耐性的关系。同时也比较了大豆铝敏感品种LJ和小麦耐铝品种Atlas在铝胁迫下有机酸分泌的差异。大豆幼苗在含10μM AlCl3的0.5mMCaCl2溶液中进行耐酸铝性筛选。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在耐酸铝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大豆在50μM AlCl3铝胁迫下可以分泌大量的柠檬酸,但柠檬酸分泌量与大豆的耐酸铝性没有正相关性。经过铝处理一天的大豆,恢复一天后再用铝处理,多数品种分泌的柠檬酸明显减少,特别是敏感品种柠檬酸分泌大幅减少,但柠檬酸分泌量与耐酸铝性也没有相关性。进一步试验表明,大豆铝敏感品种LJ分泌的柠檬酸明显高于小麦耐性品种Atlas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柠檬酸和苹果酸)。另外,大豆主根的铝积累与耐铝性及柠檬酸分泌量没有相关性。因此,试验结果表明,铝诱导的有机酸分泌量及根尖的铝含量不能作为筛选大豆耐酸铝种质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4.
《中国乳业》2011,(11):35-35
双歧杆菌在酸性条件下很难存活。细菌暴露于酸性环境下,维持pH值平衡是细菌存活的一个保证,而这一过程中H+-ATPase发挥着重要作用。M.Matsumoto等人比较了9种共17株双歧杆菌的耐酸性能及其在酸性环境中H+-ATPase的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55.
对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12株乳酸菌菌株进行耐酸试验和耐胆盐试验,筛选出4株有效菌株。分别将这4株乳酸菌单独、混合与K88共培养;取4种乳酸菌单独和混合培养的菌液、发酵滤液和菌体用牛津杯做K88抑制试验;分别将培养滤液经过乳酸脱氢酶和碱处理做K88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皆具有抑菌功能,但相互之间有差异;用乳酸脱氢酶或碱处理后抑菌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乳酸菌是通过产生有机酸尤其是乳酸对K88进行有效抑制。4种菌混合培养的抑菌能力强于单独培养。  相似文献   
56.
耐酸玉米自交系指标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苗期筛选结果,选择耐酸程度不同的10个玉米自交系,采用土培方法,对它们的耐酸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将苗期干重、叶色耐酸指数和酸胁迫下生长受害症状作为筛选指标;全生育期试验与苗期筛选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为了优化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氢氧化钠流加浓度、发酵时间、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预冻温度、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并对冻干菌粉进行了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5吨生产罐发酵控制参数为:发酵温度37℃,培养基初始pH值为6.40,氢氧化钠的流加浓度为25%,发酵时间为16h,发酵液最终pH值范围在4.20~4.80之间,OD600nm值在6.00以上,发酵液的活菌数为6.80×109CFU/mL。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以216L/h为优。确定预冻温度为-45℃~-50℃最佳,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设定以50Pa较为适宜。优化后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冻干菌粉活菌数含量为4.56×1011CFU/g,水分含量3.19%;经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是一株有待开发兽药前景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58.
酸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耐酸特性的玉米自交系在几个关键生育期的氮、磷、钾营养特性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耐酸自交系在苗期、拔节期和开花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和累积均高于酸敏感自交系;不同生育期耐酸自交系的营养利用率和再分配特征存在差异,苗期表现为氮的利用率较高,开花期表现为磷、钾营养的再分配能力强。不同耐酸材料对酸胁迫土壤反应不同,耐酸自交系在不同生育阶段始终能较好生长,尤其是Z01,即使在pH4.6的酸性土壤上干物质累积几乎不受酸胁迫影响;中等耐酸自交系则受酸的危害,且随着发育进程而加剧,而酸敏感自交系表现出与中等耐酸材料相同的趋势,但各生育阶段受到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低pH对葛藤(Pueraria lobata)根瘤菌PR390生长的影响,选取葛藤根瘤菌PR390作为研究对象,设置pH7.0、5.5、5.0、4.8、4.6、4.4六个梯度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pH对PR390菌体、菌落大小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在低pH的液体培养基中PR390表现为生长延滞期增长,对数生长期滞后,稳定期延迟,平均代时增长;在不同酸性土壤悬液中,土壤悬液酸性降低,根瘤菌数目随之减少。说明低pH对PR390生长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表明PR390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能够抵制低pH对菌体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0.
乳酸菌的耐酸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国  田雷 《饲料工业》2007,28(4):62-64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栖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以及其它器官内。很久以前人们就利用乳酸菌来发酵动物制品(乳、肉、鱼等)和植物制品(蔬菜、葡萄酒、橄榄等)。随着食品发酵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开发利用乳酸菌的经济效益也不断在增长。虽然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含量非常少,但是对食品的感官品质和质量却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发酵剂菌株的质量功能特性和生长特性对于产品的成功发酵是非常必要的。乳酸菌不但包括在食品发酵中使用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