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PCR法检测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方法。[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拟污染的水增菌后提取菌体DNA,以沙门氏菌、大肠杆菌DNA和空白作对照,用PCR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检测结果呈阳性,检测底限达100 cfu/L,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及空白对照均未出现特异性片段,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24 h。[结论]试验建立的PCR方法可检测水及类似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EA基因,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和易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综述F18菌毛的一般特性、表达和提取、相关血清型和毒力因子、亚单位及基因调控等。  相似文献   
83.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大肠杆菌黏附素蛋白K88ac与热稳定肠毒素STⅡ的融合基因的序列片段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n48中,成功地构建了植物重组表达质粒pBin48-K88-ST,并将其转化到农杆菌EHA105中,为K88ac-STⅡ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空肠弯杆菌是一种人兽共同感染的病原菌,也是导致腹泻最常见的病菌,主要症状是发热和急性肠炎。主要从病原的生物学特征、肠毒素的研究、人畜带菌率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85.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免疫佐剂是一类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活性物质,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免疫佐剂种类众多,利用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为黏膜免疫佐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研究较多的是霍乱毒素(CT)和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从研究效果看,LT比CT更为理想.但是LT和CT一样本身具有毒性,这是其作为黏膜佐剂的主要缺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者对其突变体做了大量研究,以期找到具有黏膜佐剂活性但低毒或无毒的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突变体.文章对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分子及其突变体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中国兽医学报》2019,(5):956-961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处理(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后,猪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ET-1、IL-1β水平的变化。首先采用D-半乳糖凝胶树脂层析法提取猪E coli LT,利用SDS-PAGE验证蛋白纯度,并用Vero细胞检验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最后采用CCK-8法检测LT对猪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剂量时间效应,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ET-1、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提蛋白为AB_5结构的LT,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0.01 mg/L的提取蛋白作用3 h后便可显著降低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P0.05);作用细胞6 h后,0.01,0.1和10 mg/L LT组细胞培养上清中ET-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0.01和1 mg/LLT组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E coli LT可以显著改变猪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力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将重组质粒PLTR72和PLT分别转化大肠杆菌JM101,DH5α和C600,并接种于LB和CAYE-2中培养,用GM1-ELISA法检测菌体裂解液中2者的表达情况,将表达产物纯化后用SDS-PAGE等方法鉴定。结果表明,3种大肠杆菌在2种培养基中都可表达出LT突变体和LT,并可将产物分泌到大肠杆菌胞周质中,成为具有GM1结合活性的突变体蛋白,鉴定纯化后的突变体的组成形式与野生型LT相同。均是1A:5B。  相似文献   
88.
89.
《畜牧与兽医》2016,(7):89-92
为确定新疆石河子、沙湾、阿克苏、博乐4个地区6个规模化牛场初生犊牛腹泻死亡与大肠杆菌的相关性,采集6个规模化牛场因腹泻死亡犊牛的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从60份样品中分离并经生化鉴定获得53株呈β溶血的大肠杆菌;49株携带K99、F41菌毛基因及STa肠毒素基因;10株不同地区来源代表株均能迅速致死小鼠;多数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头孢拉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等敏感。研究表明,携带K99、F41菌毛及STa的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引起这6个牛场初生犊牛腹泻并造成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90.
仔猪腹泻是全球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黏附素和肠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ETEC通过黏附素定植于小肠上皮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不断产生肠毒素,引起大量水和电解质进入肠腔,导致仔猪腹泻。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ETEC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许多商品化大肠杆菌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不佳,且地域局限性明显。因此,研制安全、高效、广谱的ETEC疫苗对养猪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新型试验性ETEC疫苗被相继报道,如ETEC菌毛黏附素和肠毒素疫苗;一些新开发的疫苗,如亚单位疫苗、菌影疫苗、植物载体疫苗和囊泡疫苗等,具有不同的优势,在不同的动物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学者在ETEC疫苗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猪源ETEC各类疫苗的优劣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猪源ETEC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