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6篇
  4篇
综合类   8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274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武继芳 《新农业》2011,(12):26-26
鸡传染性腺炎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9年尤为明显,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广泛流行。发病鸡采食严重不达标,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肿大、腺黏膜溃疡、脱落、肌糜烂,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72.
<正>据新华社电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新报告说,大量食用蔬菜的日本男性患下部癌的风险明显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蔬菜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遏制了癌元凶之一的幽门螺杆菌发挥作用。这家研究中心对15万日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按每天的蔬菜进食量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进行了约11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述研究对象中有1 670人患上了癌,  相似文献   
73.
<正>奶牛的酮病(ketosis),也称为乳牛酮血症(ketonemia),最早于1894年由Landel所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acetonemia)、酮尿病(ketonuria)、母牛热(cow fever)、慢热(slow fever)、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国内兽医界的普遍关注。奶牛酮病在代谢方面主要表现为低血  相似文献   
74.
国内外关于蝙蝠消化道细菌的研究极少,为研究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肠道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对普氏蹄蝠肠道内的细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鉴定细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普氏蹄蝠肠道中存在的菌群隶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摩根菌属(Morganella)、哈夫尼菌属(Hafinia)、Gibbsibela、Lysini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Raoultella、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共11个属。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据了绝对优势,普氏蹄蝠内可培养的细菌数量大约为3.8×10~8 CFU/mL~7.2×10~8 CFU/mL,肠道可培养的细菌数量约8.6×10~8 CFU/mL~1.3×10~(10)CFU/mL。普氏蹄蝠肠道中的细菌大多为人类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结果为普氏蹄蝠肠道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人与蝙蝠共患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5.
76.
正创伤性网炎,是由于尖锐金属异物混杂在饲料中,被误食进入网,损伤网,引起网炎症。因为牛采食迅速,不经细嚼即吞咽,极易将饲料中混入的铁钉、铁丝、缝针等异物团圈吞下,随食糜进人网,在网的强力收缩下,刺伤或穿透网壁,继而伤及邻近器官和组织,引起化脓及腐败等一系列病理性变化。若异物刺伤网,又穿透膈肌伤及心包使心包发生炎症者,称创伤性心包炎。  相似文献   
77.
(一)流行情况 每年进入夏季在扎兰屯市林间草场放牧羊只表现消瘦、贫血、呈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最后衰竭死亡。经调查一般羊群羊只死亡率在10%左右,发病羊只无论大小、性别均发病,哺乳羔羊一般不发病。驱虫不及时或误诊治疗的羊群死亡率高10%~30%。该病的发生于与季节、气候条件、放牧环境、羊只膘情、驱虫时间和使用驱虫药质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8.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进一定量有黑斑病的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俗称牛喘气病、牛喷气病。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种植甘薯地区。由于甘薯块根多汁,在收获或贮藏保存时期,如条件不好、方法不当,极易感染黑斑病,使其侵害甘薯局部成为黑色斑块,周围组织成为褐  相似文献   
79.
牛原发性前弛缓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的一种疾病。浅析牛原发性前弛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原发性前弛缓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0.
人到老年之后,要注意科学饮食,如何做到科学饮食,总结起来主要有这些方面:1.量要少质要好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唾液、液的分泌量常常不足,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控制食量但要保持质量。膳食中的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