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的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zei KL1研究影响胆盐水解酶酶活力的环境因素和超声波细胞破碎条件,探讨产酶能力的检测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研究胆盐水解酶的优化发酵条件,利用完全交叉组合试验研究超声波细胞破碎的最适条件,并应用牛津杯试验定性检测KL1菌株产胆盐水解酶的能力;优化发酵条件:葡萄糖添加量为2%、大豆蛋白胨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2%;细胞破碎最适条件:超声波功率为700 W,3S间歇,5S工作,持续工作15min,控制温度范围0~6℃.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胆盐水解酶的活力是优化前的7.4倍;在超声波细胞破碎最适条件下,细胞破碎率能达到80%的要求,并可检出胆盐水解酶活性;牛津杯试验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casei KL1菌株产生的胆盐水解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相似文献   
42.
不同土壤处理对东北连翘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东北连翘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樟子松、红皮云杉纯林下土、枯枝落叶覆盖园土处理对东北连翘生长的影响。旨在从园林景观建设的角度考虑,尝试研究筛选出适合樟子松、红皮云杉林下生长的灌木,为丰富松科植物林下园林景观配置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林下土、枯枝落叶覆盖园土对东北连翘的生长都无明显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对有机物的积累和叶绿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红皮云杉林下土对新梢的加粗生长有促进作用,促进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合成;红皮云杉枯枝落叶覆盖园土对东北连翘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北京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要在非农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对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城乡一体化研究,结合北京都市农业发展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都市农业六大优势产业: 设施农业、籽种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技产品及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44.
2株猪源益生性肠球菌对酸和胆盐及热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动物肠道中的有益优势菌,研究了2株分离自猪肠道的益生性屎肠球菌(E1,E7)的耐受特性。本试验设pH 2,2.5,3,4的4个处理组,以pH 7为对照组;设胆盐浓度分别为0.2%,0.4%,0.6%,0.8%,1%的5个处理组,以不含胆盐的培养液为对照组;温度设50,80,90℃,以37℃为对照,分别作用5,10,15,20 min,经该3种方法处理后各取100μL培养液用细菌稀释计数法测定活菌数。结果表明:E1,E7都有较强的耐酸能力,在pH 2时,作用2 h后仍能检测到活菌。胆盐浓度达到0.4%时,E1,E7仍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随胆盐浓度升高至0.6%时,活菌数由108.2CFU/mL降到102.5CFU/mL。2菌株在不同温度下经不同作用时间处理后呈不同的生长态势。  相似文献   
45.
为获得山羊源优良益生芽胞杆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对26株山羊源芽胞杆菌进行产纤维素酶初筛,结合滤纸酶以及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测定进行复筛,并对其耐酸、耐胆盐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初步确定其益生特性,并进一步对经上述筛选出的菌株的抑菌性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从26株山羊源芽胞杆菌中初筛出4株产纤维素酶较好的芽胞杆菌,对4株芽胞杆菌产酶复筛以及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测定后,得到一株枯草芽胞杆菌,该菌株滤纸酶活为4.4U,CMC酶活为1610 U,在pH 3.0的环境中存活率大于50%,在0.3%的牛胆盐溶液中存活率高于7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对16种常用抗生素敏感。该株枯草芽胞杆菌X7F3可作为山羊源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46.
为了优化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氢氧化钠流加浓度、发酵时间、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预冻温度、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并对冻干菌粉进行了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5吨生产罐发酵控制参数为:发酵温度37℃,培养基初始pH值为6.40,氢氧化钠的流加浓度为25%,发酵时间为16 h,发酵液最终pH值范围在4.20~4.80之间,OD600 nm值在6.00以上,发酵液的活菌数为6.80×109CFU/mL。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以216L/h为优。确定预冻温度为-45℃~-50℃最佳,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设定以50 Pa较为适宜。优化后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冻干菌粉活菌数含量为4.56×1011CFU/g,水分含量3.19%;经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  相似文献   
47.
斜带石斑鱼消化道乳酸菌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存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消化道分离到3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2株菌(MM1和MM4),经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MM1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MM4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进一步研究了MM1和MM4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pH值的人工胃液、含有不同浓度胆盐的人工肠液及高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MM1和MM4均在培养6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相似,pH4.0和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存活的影响较小,而pH2.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影响较大,经2h处理后两者的存活数即下降到105CFU/mL,经4h处理后的存活数低于5.0×103CFU/mL。MM1和MM4对含不同浓度胆盐的人工肠液均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含中低浓度胆盐(0.1%~0.3%)的人工肠液对2株菌的存活影响很小,处理3h后2株菌的存活数均维持在107CFU/mL以上;高浓度胆盐(0.5%~0.7%)处理3h后2株菌的存活数明显下降,但活菌数仍维持在105CFU/mL以上。MM1和MM4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60℃处理30min二者存活数在107CFU/mL以上;80℃处理30min二者存活数在106CFU/mL以上。结论认为,2株乳酸菌具有生长速度快、抑菌能力强、对胃肠道环境和高温耐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具有作为益生菌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8.
从畜禽动物胃肠道分离具有产酶能力及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对其进行耐酸、耐胆盐、产酶能力及抑菌试验,并结合其形态特征进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J2、J3和J14具有较强的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特性,N7和N10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5株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并且能抵抗高浓度胃酸、胆盐的不良环境,具有较高的存活数。初步鉴定J3为地衣芽孢杆菌,J14、J2为蜡样芽孢杆菌,N7、N10枯草芽抱杆菌。  相似文献   
49.
为了从分离自甘肃酸牦牛乳中的23株乳酸菌中筛选能够同时降低胆固醇并耐受胆盐的乳酸菌,通过邻苯二甲醛法测定降胆固醇能力,并比较各菌株对三种形式的胆盐:牛胆汁、胆酸、甘胆酸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胆固醇能力差异显著(P<0.05),多数菌株在不含牛胆汁的培养基中培养比添加牛胆汁时有着更好的对胆固醇的去除能力;死菌体对胆固醇的去除能力较弱;对各菌株对不同形式的胆盐耐受能力比较分析得出,各种形式的胆盐对乳酸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甘胆酸钠>胆酸>牛胆汁;各菌株对胆盐的耐受力与降胆固醇能力没有相关性。通过比较选择出H1,I10和W2三株菌,作为功能性菌株为开发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0.
<正>维生素缺乏是水禽规模饲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规模饲养限制水禽自由活动的范围,再加上饲料来源、运输、储存使饲料新鲜度下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机体代谢加强,消耗过多,出现越来越多的缺乏症。水禽体内的维生素A短期不足或缺乏时,不会造成发病,正常情况下水禽体内胆汁酸随胆汁进入小肠,与溶解在脂肪里的维生素A进行消化和吸收,进入门静脉,在酶的参与下于空肠和回肠生成胆盐。同时肝脏又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