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72篇
基础科学   1篇
  45篇
综合类   610篇
农作物   16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海丰1052是以08-123为母本,F07-253-2-1为父本配制的早熟鲜食线椒一代杂种。始花节位为第7~8节,果实顺直,果面光滑,果肩略皱,辣味较强,青熟果亮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31.2cm,横径1.5cm,平均单果质量为32.6g,VC含量为672mg·kg-1,可溶性糖含量1.7g·kg-1,蛋白质含量为14.0g·kg-1,辣椒素含量为0.25g·kg-1。抗CMV、TMV,中抗疫病。一般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适合北方露地、秋延后大棚栽培,广东、广西、山西、陕西等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2.
冬小麦常用亲本以及配组一代花药培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0个冬小麦常用亲本和它们的部分F1后代花药培养力的研究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都是可遗传性状。它们受不同的遗传基因控制,具有各自的遗传特性。杂种1代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具有明显的加性效应和杂种优势,而绿苗分化率则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53.
玉米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影响玉米花药培养的几个因素及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玉米花培效果的重要因素,杂交种的花培效果好于不稳定系,不稳定系又好于自交系.N_6与正_(14)两种培养基都适于花药培养,但正_(14)培养基优于N_6培养基.特别是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花药接种的适宜时期为单核中期和后期.单核后期又稍好于单核中期,单核早期的花药不能诱导愈伤组织.单倍体与二倍体花粉植株之间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差异极显著,长度小于29μm的为单倍体.大于29μm的为二倍体或多倍体.鉴定的准确性可达到95%.因此可利用测量气孔保卫细胞长度的方法鉴定花粉植株的倍性.  相似文献   
54.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新种质的花药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燕鹏  万邦惠  陈雄辉 《种子》2001,(1):15-16,19
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进行花药培养的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培力差异较大;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中进行培养的效果不同,对宜DIS,以M8附加2,4-D(2mg/L) NAA(2mg/L) Kt(1.5mg/L)的花培力最高;不同时间段所取的材料花培力差异较大,可能与材料生长所处的最适环境不同有关;适当的通气状况有利于绿苗分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5.
花药培养技术上,通过49个组合400个幼穗1200个颖花的研究,提出了依据植株和颖花形态判断花粉发育时期的具体指标;通过低温预处理和双态双层法提高花药力的方法。在花培育种遗传规律的研究上,对株高和叶瘟抗性的结果表明:F2的分布倾向于晚熟、高秆及抗病,即倾向于亲本的显性性状,而H2的分布则均匀对称,其中早熟、矮秆及感病植株的比例较F2高。在选择效率上,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0.93%,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效率0.28%的3.32倍。通过上述研究培育出了8个花培新品种,并且在品质、抗性、产量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寒地稻区主栽品种,并讨论了水稻花培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李新华 《核农学报》2005,19(1):13-16
两个春小麦品种意塔和帕旺的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产生单倍体的效果不同。不同基因型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 9 4%到 1 9 7%不等 ,不同基因型所产生的再生株数量亦不同 ,两个小麦品种都有绿苗和白化苗产生 ,绿苗诱导率自 1 3%到 5 0 %。分别利用小麦×玉米杂交技术能有效诱导两个春小麦品种单倍体 ,杂交结实率为 80 2 %~95 1 % ,但只有 1 0 9%~ 1 4 6%的籽粒含有幼胚 ,其中 95 %以上的幼胚可发育成绿苗。每 1 0 0个杂交小花中平均可生成 1 0 5个到 1 4 0个绿苗 ,不产生白化苗 ,染色体亦不自然加倍。  相似文献   
57.
基因型及外源因子对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及几种外源因子在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中的效应。结果表明 ,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白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高蔗糖浓度有利于获得高频率的花药愈伤组织 ,但同时又提高了花药培养中白化苗频率。动力精 (KT)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大 ,但对绿苗分化率、绿苗产量及绿苗 /白苗 (G/ W)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随 KT浓度的增大 ,绿苗产量提高 ,绿苗分化率明显增加 ,而白苗分化率下降 ,因而 G/ W值明显增大。说明 KT主要是通过提高绿苗分化率和降低白苗分化率 ,增大 G/ W而提高花培一步成苗效率的。在与 KT的配合使用中 ,2 ,4 - D比 NAA更有利于提高小麦花药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58.
利用 AFLP技术对寒优湘晴杂交稻三亲本花药再生苗海南繁殖后代进行指纹分析,结果表明 5对引物都有较好的多态性,可以满足对杂交稻亲本的鉴定.在检测的 1 592条片段中,其中有 59条经χ 2测验表现为分离,占总片段数的 3.71%,用于提纯的杂交稻亲本具有杂合位点,花培提纯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过对各样本间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不育系寒丰 A样本纯合性较好,保持系寒丰 B变异较大,恢复系湘晴 4144变异介于二者之间,花药培养后代可检测到 DNA水平的变异,需要强化寒丰 B的提纯.不育系寒丰 A样本混杂高于 4.35%,保持系寒丰 B的混杂度高于 2.08%,而恢复系湘晴 4144的高于 2.17%,需要通过单株系繁育剔除混杂植株.  相似文献   
59.
通过不同浓度的镰刀菌毒素对离体培养的小麦花药进行胁迫,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小麦花药培养效率迅速下降,具体表现在降低培养花药的反应率、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及相对培养白苗率四方面。毒素的这种效应,因供试材料基因背景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相对而言,感病品种和含感病基因的杂种花药对毒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60.
枇杷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红  王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53-8454
为了寻找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及配方。以枇杷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蔗糖浓度、激素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多大影响,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于对照;30 g/L蔗糖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诱导率为62.5%;在附加1 mg/L 2,4-D和2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为90.00%;MS+0.25mg/L6-BA+1 mg/LNAA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高浓度的蔗糖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一定浓度的2,4-D和6-BA对枇杷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有较大的影响,且2,4-D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