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0篇
  37篇
综合类   39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为了探究苏北地区露地辣椒栽培更好的地膜覆盖方式,以苏椒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畦面地膜覆盖(T2)、畦面起垄连沟全地膜覆盖(T3)2种地膜覆盖方式,以不覆膜(T1)为对照(CK),研究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露地辣椒植株生长、产量、土壤氮素、盐分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辣椒初花期、结果期和采收期可至少提前5 d,鲜椒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18.95%和11.99%;在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T3处理的辣椒株高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34.28%、30.30%和16.66%,茎粗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42.75%、26.79%和26.64%;在成熟期,T3处理的辣椒植株展开度可达78.9 cm×81.2 cm,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24.35%和12.01%。在开花坐果期,T2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802.
苏北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政府在苏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03.
<正>江苏省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冬季天气有"三多"(多雨多雪多阴)现象,虽然气温高于北方,但有效光照大大减少,使南方沿海地区冬季大棚生产的光热资源劣于北方,造成冬季大棚生产难度大于北方及内陆地区。所以冬季大棚生  相似文献   
804.
凤舞剑 《蔬菜》2009,(9):26-27
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食用菌产业已排入我国农业的六大产业之中,目前已成为苏北农业区域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栽培面积以每年15%的量持续增加,成为菇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苏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菇农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病虫害发生出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食用菌的生产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805.
<正>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于当年4月20日,从驻地南通市海门县三厂镇开赴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屯垦戍边,开荒办场。从此,揭开了江苏省大面积开发国土资源、发展农垦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806.
《中国农垦》2022,(3):57-59
<正>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从江海防一线开赴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从此揭开了江苏大面积开发国土资源、发展农垦事业的序幕。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警备第9旅,到1950年11月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再到生产建设时期的农建四师,广大官兵用忠诚和汗水铸就了"听党指挥的铁的信念、报国建场的铁的担当、坚决执行的铁的作风、执纪必行的铁的纪律"的精神,成为江苏农垦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铁的纪律则是最鲜明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807.
掌握苏北地区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特征,可为苏北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分区与制定差异化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苏北地区2020年度耕地质量三类等别指数作为空间变量,探讨苏北地区市县尺度下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及趋势分布,同时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定量描绘苏北地区各市县耕地质量分异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分区保护模式。结果表明,苏北地区耕地自然等别较为集中,自然等别在5~7等之间,以6等地为主。自然等指数在东西方向呈现倒“U”形的变化趋势,利用等指数呈现由北向南逐级递减趋势,经济等指数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先逐渐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南北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从苏北地区全局Moran''s I值来看,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的Moran''s I值分别为0.357、0.389、0.349,即国家利用等>国家自然等>国家经济等,表明苏北地区耕地质量在市县尺度呈现较强的聚集趋势。苏北地区耕地质量指数LISA分析中正相关类型高于负相关类型,且正相关类型聚合性较强,负相关类型呈零散分布。高-高型通过组团状集聚分布,低-低型主要以片状、条带状形式分布,低-高和高-低型零星分布。本研究根据LISA多维度集聚类型组合特征,对苏北地区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具体划分为核心保护区、质量提升区、综合改良区、结构调整区4类保护分区,并提出对应的分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