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42篇
  65篇
综合类   160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102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正食用菌制种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制种方式。液体制种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的方法。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用工成本低、菌丝活力强、接种后萌发吃料快、菌种在培养基中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好、菌龄一致、出菇整齐、可缩短栽培时间等优点~([1])。郭静利等~([2])在对液体制种与固体制种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中指出,液体菌种发育时间可以减少24 d,接栽培袋菌丝满菌时间缩短约10 d,污染率可以降低1.5%,  相似文献   
82.
以已退化的北虫草菌种为试材,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活体蚕蛹、基内菌丝分离、蚕蛹回接等5种菌种复壮法,研究了不同复壮方法对退化菌种复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活体蚕蛹复壮法得到的菌种在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是最高的,菌丝生长速度提高了29.97%,子实体产量提高了383.93%,故确定活体蚕蛹复壮法是5种方法中最好的虫草菌种复壮法。  相似文献   
83.
以野生蝉花菌种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微量营养和pH对野生蝉花菌种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人工栽培蝉花提供优质种源。结果表明:将野生蝉花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19℃,转速120r·min-1恒温振荡摇床内培养,蝉花菌种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分为可溶性淀粉20g,奶粉1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1g,维生素B1210片,水1 000mL,最适pH 5.0~6.0。  相似文献   
84.
生物质气体燃料概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生物质气体燃料的种类以及生产各种气体燃料的相应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生物质气化方面国内外有产业化实例;生物发酵制氢大多数处于实验阶段,关键是培育高效产氢发酵菌种、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产氢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在其生产过程中不消耗其它能源、没有环境污染、而且可降解各种有机废弃物,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生物质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85.
《江苏农机化》2002,(1):19-20
记者:江苏作为全国“农机大省”、“农机强省”,农机推广功不可没,“九五”期间你们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珏:“九五”期间,全省农机推广工作,在省农机局的正确领导下,经全省农机系统和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紧紧围绕200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组织或参与实施农机化四项工程,抓住热点,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  相似文献   
86.
金霉素废水厌氧消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强 《中国沼气》1997,15(1):14-16
应用厌氧消化两步发酵工艺,采用改进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对金霉素生产废水进行一级处理。厌氧污泥的驯化过程大约在40天以上。废水经过水解酶化处理,挥发酵VFA含量从751mg/L上升至1557mg/L,同时消除了一部分有害物质对厌氧菌的毒害,厌氧段进水COD浓度33944mg/L,HRT8.3天、出水COD浓度5000mg/L左右,去除率〉85%,产气率1.97L/(L.d)。  相似文献   
87.
生物发酵床不同菌种在断奶仔猪生产中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近年从日本、韩国引进的养猪技术,也叫零排放养猪技术,但是进口菌种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为此国内一些企业相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菌剂。为了开发适应武汉地区气候环境的发酵菌剂,确保生物床养殖效果,为武汉地区推广应用发酵床养猪技术提供参考,我们自行研制了生物床发酵菌剂,并与进口菌剂和国内有代表性的菌剂进行了断奶仔猪对比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88.
液体菌种未能推广之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菌种的优点在食用菌行业内早已经是众所周知,但时至今日仍未推广。生产上用的普遍还是固体菌种,国内一些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规模化生产的工厂化食用菌企业情况也基本如此。目前,液体菌种生产污染率高,成功率低,生产不稳定,甚至一些单位与个人在使用液体菌种失败后,持否认液体菌种的态度。通过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原因,解读现状,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89.
《当代农业》2010,(19):13-13
为满足读者引菌种、学技术,走发家致富之路的愿望.本刊将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免费培训,请有兴趣参加的读者抓紧时间报名。  相似文献   
90.
发酵床养猪已经热了好几年,卖菌种和推广此项技术的部门只谈优点,夸大了它的完美程度,使得很多人盲目跟进。因为人们对此项技术不甚了解,推广者对日常管理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意见,对于管理不当,将要面临的风险更没有足够的阐述,致使一些地方使用失败,出现损失后很多人没认真分析失败原因,于是又把它说得一无是处。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发酵床养猪应该是养猪方式中最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