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5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33篇
  62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分析27个代表番茄不同发育阶段和生物反应的组织特异性、含有152 635个独立EST数据库的数码表达,发现果胶裂解酶基因 (pectate lyase, SlPEL) 和番茄AP2 Like (SlAPL)的转录受果实成熟的调节。以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的番茄(品种为美味樱桃)果实为试材, 用半定量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SlPEL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授粉后12 d,其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授粉后16~18 d,达到第一个小高峰;28 d到最高峰;从28 d到完全成熟逐步下降到第一个小高峰的水平。SlAPL的表达模式与SlPEL类似,但其表达启动的时期迟于SlPEL。从授粉后25 d,SlAPL转录启动;授粉后28~32 d,其转录水平上升到第一个小高峰;39 d达到最高峰,以后到完全成熟略有下降。该研究也印证利用EST的数据库进行基因数码表达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经鸡胚接种、RT-PCR、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出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c virus,IBV),分别命名为HN/HL株和HN/SG株。应用RT-PCR方法对尿囊液中HN/HL株和HN/SG株以及本室保存的H120株的S1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3株IBV目的片段全长分别为1828、1825、1819bp,3个序列相互之间存在多位点的变异,同时存在插入和缺失现象;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表明,HN/HL株S蛋白裂解识别位点序列为HRRRR,而HN/SG株和H120株S蛋白裂解识别位点同为RRFRR。将测序结果同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IBVS1基因相比较,发现本试验的HN/HL株与疫苗H120株的同源性仅为78.1%,HN/SG株与H120株的同源性仅为81.1%,而HN/HL株与HN/SG株的同源性为87.9%。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还发现,已报道的腺胃型ZJ971株和QX株在分子水平上应该分别属于呼吸型和肾型IBV。  相似文献   
84.
以DCC为缩水剂,在4-二甲氨基吡啶(4-DMAP)催化下合成了化合物5-O-十八酰基-1,2-O-异丙叉基呋喃木糖.该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并进行了热裂解和卷烟加香试验.评吸结果表明,合成的该化合物可以赋予卷烟烟气以十六酸的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不同分子筛催化剂对生物油催化裂解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稀土元素La、非金属元素P以及活泼金属元素Ni对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在连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对乙酸乙酯、二丙酮醇、糠醛和愈创木酚等生物油模型化合物进行催化裂解试验,进而对比HY、HZSM-5、ZSM-5催化剂以及改性后ZSM-5催化剂对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反应特性以及脱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0℃、反应质量空速为4/h条件下,经La/P/Ni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模型化合物有机相收率提高,结焦率下降;HY分子筛所得有机相收率最低,结焦率最高。模型化合物各组分裂解难易程度由易到难为二丙酮醇乙酸乙酯糠醛愈创木酚;改性后ZSM-5分子筛使组分单一转化率和总转化率均出现下降;HZSM-5分子筛作用下,反应转化率达到最高。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脱氧产物以芳香烃为主,经La改性ZSM-5分子筛作用后,其芳香烃选择性较ZSM-5略微上升;P和Ni改性后,芳烃选择性下降;HZSM-5对于芳香烃选择性最高,达7.36%;HY对于芳香烃选择性最低,仅为3.15%。通过液体产物组分分析进一步探讨模型化合物反应路径,从而为生物油的催化裂解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为了获得分子量集中,生物活性显著的岩藻低聚糖片断,该试验从九孔鲍肝胰腺中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裂解裂解岩藻聚糖。通过等电点法、硫酸铵分布盐析法及Sephadex G-150柱分离纯化出2种底物酶(岩藻聚糖酶、α-L-岩藻糖苷酶),同时采用黏度和还原糖法作为酶活的评价指标评价酶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等电点法中pH值4.5、5.0时的沉淀物酶活最高,且pH值4.5的沉淀物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30%时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酶,而pH值5.0的沉淀物在硫酸铵质量分数40%时分离纯化出α-L-岩藻糖苷酶。此种工艺方法能得到2种岩藻聚糖裂解酶,底物降解率为8%~15%,获得硫酸基团破坏性小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因此,九孔鲍岩藻聚糖裂解酶可作为酶法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工具酶,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为了进一步探明流化床系统参数对生物质热裂解产物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规律而进行了热裂解液化试验。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山东理工大学研制的以氩气等离子体作为主热源的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流化床试验装置,以输入功率、氩气流量、压差和进料率为试验因子,生物油产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方法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利用Rada软件分析得出热裂解生物油产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及该试验条件下生物油得最大产率的参数组合,即当输入功率为38.5 kW,氩气流量为2.0 m3/h,压差为200 mm,进料率为0.87kg/h时,最高生物油产率为58.45%。在试验条件下,可得压差和进料率是影响生物油产率的主要因素,而输入功率和氩气流量对其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8.
热裂解生物质气发动机怠速燃烧及排放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热裂解生物质气发动机的怠速燃烧特性及控制怠速排放的方法,利用低热值热裂解生物质气作为内燃机的燃料,采集火花点火生物质气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示功图及怠速排放指标,分析了发动机怠速放热率、燃烧参数及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完全燃烧及燃烧参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缸内充量的波动及火焰发展的差异而造成的;怠速失火和不完全燃烧现象,导致发动机的怠速CO排放为4.07%~4.32%、HC排放为350×10-6~400×10-6;怠速运转时存在0.2~0.4 BSU的碳烟排放。减小缸内充量的波动性可以有效改善非正常燃烧现象并降低怠速排放。  相似文献   
89.
流化床藻类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藻类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该文选取藻类生物质中的马尾藻进行热重分析,并在自行设计的小型流化床上进行快速热裂解试验,分别研究了马尾藻热解过程及热解产物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经历了3个阶段:预热解、快速热解、慢速热解,并且由于多糖、蛋白质等物质热稳定性的不同引起马尾藻在快速热解阶段出现两个失重峰。在快速热裂解试验中,选择450、500、550、600℃ 4个反应温度对马尾藻的热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对热裂解产物收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残炭的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热解气的产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生物油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550℃左右时产率最高,约为30.5%,这为马尾藻快速热裂解制油的推广与工业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现场裂解猪全血提取D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常规现场裂解猪全血时出现的血液凝结问题,提高了裂解液中抗凝剂EDTA的浓度,并对血液消化的蛋白酶K的用量作了梯度处理。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裂解液间DNA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用我们改进的抗凝剂配方,DNA产量高于常规裂解波,且所提DNA质量没有下降;不同蛋白酶K用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