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49篇
水产渔业   301篇
畜牧兽医   151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正>1 PCV2感染的免疫抑制特性耐人寻味的是,虽然PCV2是病毒界中一个最小的病毒,其基因大小只有约疱疹病毒的1%,但它已经成功地侵入猪群并稳定定植下来。虽然如此,断奶仔猪实验性地感染大多并不会导致疾病或发生持续感染,与此相关的一个事实是,在该领域报道的99%的PWMS病例已被发现与协同感染,如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肺炎支原体、细菌性败血症和肺炎、流感和细小病毒。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可能是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对细菌性败血症发病鱼池细菌数量及气单胞菌的数量、溶血性及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8.5℃以下时,细菌数量与水温基本成正比,发病池与不发病池的细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水体中广泛存在气单胞菌,其占水体总菌量比例随水温的上升而升高;发病池及未发病池中均存在能产生hec毒素和不产生hec毒素的嗜水气单胞菌株,两者数量上无显著差异;水体中存在血清型为TPS—30及PBJS—76的嗜水气单胞菌,且大多数对鱼体有毒力,以5×10~7CFU/尾腹腔注射,可使试验鱼大部分或全部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53.
杨文鸽 《水产学报》2006,30(3):383-389
2003年3月和2004年4月,新疆某养殖场和西安灞桥区某养殖场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相继爆发“败血症”。从具有明显症状的濒死病鱼体表病灶和内脏组织分离得到12株优势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中10株分离菌为致病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史氏亚种(Aeromonas salmonida subsp.smith)。血清学试验表明各分离菌株具有相同的保护性抗原。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患病狗鱼病灶肌纤维明显肿胀断裂,肌纤维束之间出现间隙;肝胰组织严重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细胞浆崩解;肾小管绝大部分均已坏死,细胞破裂,胞浆呈红色团块状流失于管腔。脾脏细胞大量坏死,髓质内含铁血黄素沉积。代表菌株EL0304-1药敏试验结果为:对供试24种抗菌药物中的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二甲嚯唑钠等不敏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新霉素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4.
鲟鱼细菌性败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 9月 ,河南信阳和厚特种水产养殖场土池饲养的俄罗斯鲟 (Acipensergueldenstaedti)、杂交鲟大规模发生细菌性败血症 ,由于诊断及时 ,采取措施有效 ,很快控制了病情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 11月 4日~ 2 0 0 0年 1月 2 2日该场购进体重 4 5~ 110克的俄罗斯鲟 8160尾、杂交鲟 11580尾 ,放养在 7口面积 4亩、水深 0 5~ 1 0米的新开挖土池中 ,放养量 70 5尾 /亩。 2 0 0 0年 4月 3日清塘分池 ,成活率 85 3% ,经抽检鱼体尾重 12 0~30 0克 ,平均 176克。分池放养量为 30 0尾 /亩。同时 ,每…  相似文献   
155.
多种接种途径对翘嘴鳜细菌性烂鳃和败血症的免疫预防效果陈昌福,周文豪(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陈昌福等(1995)先后用从患细菌性烂鳃病的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B.)上分离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column...  相似文献   
156.
由鮰爱德华氏细菌引起的肠败血症(ESC,又称爱德华氏病)是影响斑点叉尾鮰养殖最大的疾病。为快速和准确的诊断该疾病,本研究以NCBI公布的妇爱德华氏细菌eip基因(GeneBank登录号为AF037441)为模板序列,设计种特异性诊断引物,成功建立了用于斑点又尾鮰肠败血症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从发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脾和肾组织中检测到妇爱德华氏菌,检测的最低量为21个细菌;同时,该诊断方法与Ⅰ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拄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孤菌、豚鼠气单胞菌及海豚链球菌等常见水产病原菌无交又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7.
在 2000年度鳗鲡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频繁,尤其是一些危害重大疾病的大面积流行,给养殖生产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一些新疾病的出现及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更给疾病的处理带来了困难,本文就上述问题作总结探讨。  一、鳗鲡狂游性死亡症  本症为欧洲鳗鲡养殖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在养殖鳗鲡仅发现于欧洲鳗鲡及美洲鳗鲡,日本鳗鲡不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本症传染性极强,因而认为具病原体,而且病原体对寄主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关本症的病原体,大多研究认为与病毒有关,迄今发现的病毒有类冠状样病毒、弹状病毒…  相似文献   
158.
一、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继续上升,仍保持较高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海水鱼本尼登虫病、扇贝不明病因病、鲍苗脱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59.
叶土发  王燕玲 《养猪》2014,(2):96-96
猪巴氏杆菌病又名猪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近期成功治疗一起猪急性巴氏杆菌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0.
<正>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由于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集约化肉鸡饲养小区的建设给防控造成了一定难度,使大肠杆菌病成为肉鸡饲养业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大肠杆菌病十分严重,病型种类较多,分布面积较广,危害较大,主要有脐炎、卵黄性腹膜炎、附关节炎、眼球炎(肿头)、气囊炎、肝周炎、出血性败血症等等。由于肉鸡使用药物具有一定局限性,饲养户长期投喂同一种药物,产生了大量耐药菌株,常用药物对其极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