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几种益生菌发酵谷物饮料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生菌发酵谷物饮料既保存了谷物原有的营养价值,又具有益生茵发酵制品的有益作用,风味良好、口感独特,对人体有显著的营养保健作用.用1.5%的量接种从发酵谷物中筛选获得的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发酵糯米制作米酒、发酵玉米汁制作酸性饮料、多肽饮料,其发酵条件分别为:米酒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酸性饮料...  相似文献   
12.
橙汁酿酒酵母菌株的分离筛选和发酵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中国著名的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之一,以南丰蜜橘为原料生产柑橘果酒,可以提高柑橘的附加价值,是柑橘深加工研究的方向之一。采用现代微生物实验技术,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技术,在橙汁平板培养基上分离出酿酒酵母的单菌落。通过进一步发酵鉴定经发酵性能测定和产品的感官评定,分离出1株菌种酵母菌(Yeast),编号为Y68。并利用该菌株对柑桔类果汁进行了一定的发酵性能实验,初步发酵证明酵母菌株Y68适合酿造柑橘果酒。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含有与ERG6基因两侧序列同源的长引物,以质粒pBlue-Kan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含有Cre/lox P系统的酿酒酵母ERG6基因敲除组件.将基因敲除组件转化至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e)AD1-8,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使目的基因缺失,获得为lox P-Kan-lox P序列组件所替换而产生Kanr的阳性克隆子.然后再将质粒pHis-Cre转入阳性克隆子表达Cre重组酶敲除筛选标记,成功获得酿酒酵母ERG6基因缺失的突变株,并命名为AD1-8-δ.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筛选的具有降解L-苹果酸功能的酿酒酵母FM-sc-08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60Co-γ射线2种诱变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诱变育种.结果显示,紫外线诱变之后获得1株降解L-苹果酸能力较出发菌株FM-sc-08提高11.23%的突变株FM1-53;用60Co二次诱变FM1-53,筛选获得1株降解L-苹果酸能力比FM1-53提高22.23%的突变株FM2-9,该菌株比原始菌株FM-sc-08的降酸能力提高29.45%.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FM1-53和FM2-9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C值为1,0.5,0.5 μg/mL;NATA原料药、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上述3种菌的MIC值分别为2,1,1 μg/mL;4,8,8 μg/mL和1,8,16 μg/mL,NATA-NE的MIC值均小于或等于其他3种药物。3种菌在2 μg/mL NATANE的作用下1.5 h后,均未见生长;NATA原料药则需要4 μg/mL、2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而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分别需要16 μg/mL、4 h和32 μg/mL、4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结论】临床使用NATA-NE治疗动物真菌病时,可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以降低成本和对动物不可预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顾华祥  宋晨  李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856-4859
采用高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Y6发酵葡萄糖产乙醇,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该酵母菌株适宜的生长条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酵母发酵产乙醇的条件.结果表明,该酵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8℃、5.0,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分数为15%时其生长状态较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该酿酒酵母发酵产乙醇的条件为玉米浆和(NH4)2SO4作为氮源,用量分别为20 g/L和2 g/L,接种量为4%,pH 5.0.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数可达7.77%,葡萄糖转化率达83.82%.  相似文献   
17.
以α-半乳糖苷酶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GAL1诱导型启动子介导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YGM-α-gal质粒,将枯草芽孢杆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到此载体中,构建质粒YGMPA-α-gal,转化宿主酵母后,实现β-1,3-1,4-葡聚糖酶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结果表明:在2%半乳糖诱导下,摇瓶发酵24h后分泌表达的β-葡聚糖酶活性达到411.9U爛mL-1,而在培养60h后,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可达64.2U爛mL-1.说明α-半乳糖苷酶基因可用作酿酒酵母表达载体转化的有效筛选标记,为食品级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确定甘氨酸与酿酒酵母生成甲醇的数量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甘氨酸含量和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甲醇含量。[结果]发酵液中甘氨酸浓度在0~0.9 g/L范围内与酿酒酵母生成甲醇的量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103.3X-4.5。[结论]确定了发酵液中甘氨酸与酿酒酵母生成甲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减少瘤胃甲烷排放措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酒、面包和畜禽专用酿酒酵母产品为原材料,从中分离到三株酵母菌,将其制成冻干粉,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筛选出了一株抑制瘤胃甲烷排放效果最为显著的酵母菌株。然后以该酵母菌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该酵母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菌体生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该酵母菌株最适宜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酵母菌株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抑制瘤胃体外甲烷排放效果最显著的1株酵母菌分离自面包中;该酿酒酵母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8~24h,其最佳培养条件为:生长温度30℃,pH 5.5,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4.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发酵能力及产酯能力,筛选具有更高产酯能力的非酿酒酵母,为采用本土野生酵母混合发酵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西部地区分离到的分属6个属7个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flave-scens)、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星形假丝酵母(Candidastellat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orientalis)和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kluyveri)]的7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为材料,以霞多丽葡萄汁为培养基质,采用单酵母菌种接种方式进行发酵,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期的酵母细胞数量及发酵液残糖量评价不同酵母菌种的发酵能力,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发酵产物中的4种酯类物质浓度.[结果]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显著高于6种非酿酒酵母(P<0.05,下同),20℃发酵10 d后,酿酒酵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为3 g/L,酵母细胞数107~108个/mL,酒精度可达11.6%(v/v),葡萄酒pH为3.33;而6株野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制的葡萄酒在酒精度、酵母细胞数及总失重方面均低于酿酒酵母;不同酵母菌种的产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克鲁维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浓度为50.20μg/mL,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产4种酯的浓度均显著高于酿酒酵母,异常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及乙酸异戊酯浓度(162.00和0.732μg/mL)显著高于酿酒酵母(1.36和0.245μg/mL).[结论]克鲁维毕赤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可显著提高发酵终产物中某些酯类物质的浓度,因此可采用酿酒酵母与高产酯非酿酒酵母按不同接种量和接种时间混合发酵,使酯类物质浓度显著提高,赋予酿制葡萄酒特殊的水果香气及花香,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