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272篇
水产渔业   404篇
畜牧兽医   70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制备马疱疹病毒1型(EHV-1)UL56蛋白(pUL56)的多克隆抗体。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EHV-1 YM2019株全基因组序列,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pUL56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与间接ELISA试验测定多克隆抗体反应性。结果显示,纯化后的pUL56可以与EHV-1阳性血清发生反应;pUL56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8 000,并能与pUL56特异性结合。本研究成功制备具有良好反应性的pUL56多克隆抗体,为pUL56功能特性及EHV-1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为了确诊黑龙江省某赛鸽场的2?4月龄幼鸽发病死亡的原因,本实验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情况,采集相应病料,利用PCR技术进行了鸽圆环病毒(PiCV)、鸽腺病毒(FAdV)和鸽疱疹病毒(PiHV)检测.PiCV扩增到了629 bp目的条带,PiHV扩增到了242 bp目的条带,FAdV无条带.结果表明:该赛鸽棚PiCV和P...  相似文献   
43.
为了建立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AngHV)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利用PCR扩增出AngHV ORF49的序列,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RF49,作为qPCR的标准品;根据ORF49序列设计引物,以梯度稀释的质...  相似文献   
44.
45.
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 carpio)尾鳍细胞系。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系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相似文献   
46.
日本锦鲤溃烂病的诊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上升,开始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其中观赏鱼颇受青睐。锦鲤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受欢迎的大型高贵的观赏鱼。锦鲤起源于日本,由普通鲤鱼突变而来,后经过多年人为的选育、定向选育或不同体色鱼的配组繁殖,才出现了今天绚丽多姿的锦鲤。锦鲤被称为日本的“国鱼”,是和平、友谊的象征,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意寓吉祥欢乐、繁荣幸福,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良好的饲养环境的影响,使锦鲤的抗逆性、抗病能力以及生物学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饲养过程…  相似文献   
47.
为建立实现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贝类宿主组织中的精确定位方法,基于原位杂交PCR (ISPCR)技术建立了OsHV-1的间接原位杂交PCR (indirect IS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OsHV-1在魁蚶主要器官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首先选择适合原位杂交PCR的引物,在载玻片上实现对原位固定靶组织内病毒DNA的稳定、特异扩增,然后与使用相同引物制作的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最后通过免疫酶标技术显示样本内OsHV-1的组织分布。为了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对间接ISPCR的扩增循环数以及组织消化的蛋白酶K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适PCR扩增循环数为20,蛋白酶K浓度为20μg/mL。利用经优化的间接ISPCR检测方法,对OsHV-1在魁蚶外套膜、鳃、肝胰腺、斧足和闭壳肌5个样本中的组织分布情况和亲嗜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病毒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魁蚶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浸润的血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肝胰腺和鳃浸润的血细胞、斧足和闭壳肌中坏死肌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本研究建立的间接IS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和精确定位的优点,通过组织切片上显示的病毒核酸阳性信号,能判别OsHV-1在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特点和受感染的细胞类型;适用于OsHV-1感染的确诊、病毒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嗜性、病毒侵染途径和致病机理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为了建立适用于Os HV-1不同变异株的检测方法,在牡蛎疱疹病毒(Os HV-1)3个变异株全基因组序列比对的基础上,筛选到牡蛎疱疹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基因,据此设计巢式PCR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基于Os HV-1 DNA聚合酶基因的巢氏PCR检测方法(P-n PCR检测方法),利用P-n PCR与Cn PCR检测方法对不同年份和宿主来源的Os HV-1疑似感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n PCR检测方法能稳定地检出100拷贝/μL的病毒DNA;P-n PCR较C-n PCR检测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检出率。研究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n PCR检测方法适用于Os HV-1不同变异株的检测,可为该病毒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
疱疹病毒简称KHV(英文为KOI HERPESVIRUS),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引起鲤鱼的大量死亡,自从1996年在英国被发现以来,迅速传播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锦鲤养殖国家,据公开报道,1998年在以色列暴发,2003年在日本暴发,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对锦鲤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养殖业者更是闻之色变。  相似文献   
50.
水中活宝石——锦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锦鲤于1804年发祥于日本越后地区新泻县的山古志村,历经200余年的杂交选育、品种改良与养殖实践,目前已形成13个品系119种,并确立了亲鱼选择、幼鱼选育、成鱼色扬、疾病防治、越冬池设计为核心的配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