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十几年来对GIST的诊治及预后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GIST早期诊断率低,转移性GIST疗效欠佳和长期使用伊马替尼疗效减退等问题。为使临床上更好地认识GIST,本文就GIST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秋季各养殖场在调种长途运输狐、貉、貂时.炎热季节或秋季、雨季、冬季运输,热射病也会引起主动性肺充血.雨季狐、貉、貂身体淋湿,也会感冒引起肺炎。肺炎按其炎性渗出物的性质可分为纤维素性肺炎、出血性肺炎、化脓性肺炎和坏疽性肺炎。按其发展范围,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粟粒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真菌性肺炎、寄生虫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异物性肺炎。由于疾病的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肺炎、慢性肺炎、良性和恶性肺炎。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殖技术》2007,(1):28-29
2006年5月以来在我国南方多个省市发生了猪“高热病”。猪高热病首先在散养户中发病并流传,一般猪感染后5~7d发病,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猪高热病临床症状初期主要表现为持续4~10d的41~42℃高热,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与流感症状类似,而后期症状则与蓝耳病类似。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主要病理变化病死猪剖检病变呈多样性。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脾脏肿大、质脆;个别猪有消化道病变。对于已感染发病的猪只,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目前猪高热病疫情仍未平息并逐渐扩散和蔓延。至今病因没有定论,是多病原多层感染还是新的病毒引起该病认识不一。农业部对该疫情很重视,专门出台了《猪“高热病”处理技术规范》,科研单位和专家也正在加倍努力研究。我们相信很快就会有控制和防治该病的办法。 在该病未明了的这段时间我们该怎么做,怎样去养猪,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为此我们走访了业界专家和基层兽医。他们一致认为养殖场(户)一定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猪“高热病”处理技术规范》预防、控制该病。加强环境消毒,加强饲料营养,加强人员和车辆进出及消毒控制,搞好常规免疫,搞好猪舍卫生和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增强猪群自身抵抗疫病能力,做好前期药物预防工作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在此我们把《猪“高热病”处理技术规范》全文登载,希望广大养殖场(户)根据自身情况在严格执行此规范的基础上借鉴一些有临床防治经验的兽医预防方案,尽快控制疫情的蔓延,把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动物尘肺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镜与电子探针微分析技术,对817头动物的肺和支气管淋巴结进行了研究,并在家兔成功地复制出尘肺病理模型。首次发现在甘肃省河西地区的多种动物中存在无机尘肺,这些尘肺均属铝硅酸盐尘肺。肺组织的主要病变包括慢性间质性肺炎和大量内含无机尘的巨噬细胞病灶与结节。作者认定,这些肺病变的发生同这一地区环境空气中粉尘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4,(11):25-26
采用“养龟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中国专利95239104X),进行龟卵孵化,控制沙温32℃,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0%,沙间质湿度10%左右,适时通风透气,50天左右稚龟出壳,孵化率88%~98%。  相似文献   
16.
梅迪-维斯纳病是成年绵羊的不表现发热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经过漫长的潜伏期之后,表现间质性肺炎或脑膜炎。病羊衰弱、消瘦,最后终归死亡。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所引起的猪圆环病毒病及圆环病毒相关疾病,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间质性肺炎、先天性震颤、繁殖障碍等。PCVD能造成猪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PCV-2)主要感染断奶后仔猪,一般集中于断奶后2~3周和5~8周龄的仔猪。PCV分布很广,猪群血清阳性率20%~80%。目前知道与PCV感染有关的5种疾病: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肾病综合症、间质性肺炎、繁殖障碍、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患病仔猪多为新引进的青年种猪,在怀孕期受PCV-2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与猪群中发生的许多新传染病密切相关,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rcine multisysten wasting syndrome,PM-WS)等疾病.猪圆环病毒病是继PRRS(蓝耳病)后又一被发现的猪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南蛇藤提取物联合miR-451抑制人胃癌AGS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miR-451的人胃癌AGS细胞,记作AGS/miR-451+细胞。MTT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南蛇藤提取物(20、40、80、160或320μg·mL-1)对AGS/miR-451+细胞增殖的影响。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试验观察南蛇藤提取物对细胞迁移的影响。qRT-PCR试验检测南蛇藤提取物处理后细胞内mTOR 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南蛇藤提取物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和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蛇藤提取物处理24 h后明显抑制AGS/miR-45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中E-Cadherin表达量增加,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量降低。mTOR通路相关蛋白质,如mTOR、PI3K、AKT、4EBP1的总蛋白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