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李恒  字向东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4):1284-1293
试验旨在分析牦牛跨膜附睾蛋白1(transmembrane epididymal protein 1,TEDDM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卵泡发育中的时序表达特性。研究分别收集发情期牦牛大卵泡(φ≥8 mm)、中卵泡(φ=5~7 mm)和小卵泡(φ≤3 mm)中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对TEDDM1基因CDS区全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分子特征;以牛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TEDDM1基因在卵泡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牦牛TEDDM1基因CDS区全长903 bp,共编码300个氨基酸,与野牦牛、牛、野牛、绵羊和水牛氨基酸序列有极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中较为保守;牦牛TEDDM1蛋白为非分泌型不稳定疏水蛋白,共存在7个螺旋结构,整条肽链7次横跨胞膜,属于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其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共21个,其中酪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分别为1、3和17个,仅存在1个N-糖基化位点,无O-糖基化位点;存在未知功能结构域蛋白家族(domains of unknow function protein families,DUFs)716结构域,且该结构域涵盖多个跨膜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中卵泡中TEDDM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大卵泡和小卵泡(P<0.05),而大卵泡与小卵泡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分析了牦牛TEDDM1基因序列及其在牦牛COCs中的表达特性,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在牦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应用HE染色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附睾组织结构及Crb3在不同发育时期附睾组织中的定位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附睾在4周龄时上皮为2层~3层的假复层纤毛柱状细胞,顶端纤毛细长;6周龄上皮细胞层数减少至1层~2层;8周龄附睾管上皮厚度增至最大,上皮细胞呈单层高柱状;12周龄后附睾管上皮开始变薄,呈单层柱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rb3蛋白主要分布在附睾上皮柱状细胞的胞膜,在精子尾部有微弱的表达,这提示了Crb3不仅与附睾上皮细胞的极性建立和维持有关,而且对精子活力和血-附睾屏障的形成也可能具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氟对雄性大鼠附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43-745
试验选取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大鼠饮用去离子水,处理组大鼠饮用含100 mg/L氟化钠的去离子水,染氟56 d后,取附睾组织,经Bouin's固定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切片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精子的排列方式由分散于整个附睾管变成集中于附睾管一端;附睾管内的上皮细胞出现了松散的现象,上皮变矮,胞质疏松;管腔内的精子空虚,主细胞之间的间隙明显增加,排列不精密。说明氟暴露会导致附睾管内精子的数量减少、附睾管形态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在附睾管上皮细胞由紧密排列变得松散、分裂。结果可为氟的生殖毒性研究与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旨在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6(glutathione peroxidase 6,GPx6)在大白公猪附睾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究其与公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选取15月龄的公猪和母猪各3头,取睾丸、附睾、前列腺、尿道球腺、精囊腺、卵巢和输卵管,提取蛋白,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IHC)检测组织和细胞中GPx6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根据评定大白公猪受精能力的数学模型,按照公猪配种胎次≥20胎、3次配种公猪为同一头的标准,筛选并采集符合要求的20头公猪精液,同时,统计相对应的1 279头母猪的生产成绩,计算得到公猪繁殖性能指标(包括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娩率和繁殖力)。提取精子蛋白和精清蛋白,通过BCA和ELISA检测精子和精清中GPx6蛋白的含量。使用SPSS软件的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用双变量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或相关显著。结果表明,GPx6蛋白在附睾中高表达,IHC结果显示,GPx6蛋白在附睾的顶细胞、基底细胞、晕细胞、主细胞和精子中表达,在肌样细胞中不表达;精清蛋白中GPx6的含量是精子蛋白的7倍,精液中GPx6蛋白的含量与窝产活仔数、窝产总仔数呈负相关关系。结果提示,GPx6在附睾的顶细胞、基底细胞、晕细胞、主细胞和精子中表达,且其在精液中的含量会影响公猪的繁殖性能,这为GPx6对公猪受精能力影响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6.
哺乳动物精子经过附睾成熟后才能获得运动及受精的能力,为解释水牛精子在附睾中的成熟过程,本研究选用性成熟期的沼泽型水牛附睾,利用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硅胶微小颗粒(Percoll)梯度离心纯化分别提取附睾头、体和尾部精子,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活力,透射电镜观察附睾不同部位精子的超微结构,对精子进行荧光标记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不同部位精子质膜完整率、线粒体鞘膜电位和顶体差异。结果表明,Percoll分离得到附睾头、体和尾3部位精子的纯度达95%,不同部位精子活力分别为8.35%、20.21%和65.60%;附睾不同部位精子都存在着结构完整的精子以及相同的畸形类型,附睾尾部精子线粒体鞘高膜电位比率最高,精子质膜完整率从附睾头部到尾部逐渐升高,精子顶体完整率从附睾头部到尾部逐渐升高。本研究直观地展示了水牛附睾不同部位精子特征以及差异,为研究水牛精子成熟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由成年绵羊离体睾丸上获得附睾尾部精液,进行3种浓度稀释液(葡萄糖、柠檬酸三钠、卵黄含量分别为:Ⅰ组1 5g,0 7g,10ml;Ⅱ组0 4g,1 4g,10ml;Ⅲ组1 5g,0 7g,4ml)低温保存(4℃)效果的观察,并对低温保存前精液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Ⅲ组绵羊精液低温保存总存活时间和存活指数均好于Ⅰ、Ⅱ两组(P<0 01;P<0 05);Ⅲ组保存前经上游处理的精液在总存活时间、存活指数和体外受精效果均明显高于未经上游处理的精液。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睾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经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0位患者共13例附睾睾丸结核,对其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局限于附睾尾部4例,,表现为不均质性低回声结节,整个附睾受累7例,呈不均质性弥漫性肿大。7例睾丸受累,显示为不均质性弥漫性肿大2例,局部低回声病灶5例。其它表现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鞘膜积液9例、阴囊壁冷脓肿3例、窦道形成2例、精索受累1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附睾呈低回声非均质性肿大或伴随睾丸低回声时,要考虑结核性附睾睾丸炎的可能,有阴囊壁冷脓肿或窦道形成对诊断结核性附睾睾丸炎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ECs)探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PX5)的抗氧化功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绵羊EECs后备用。筛选合成3条GPX5的siRNA序列(siRNA-N.1、siRNA-N.2、siRNA-N.3),同时随机设计一段不与GPX5重合的扰码(scramble)序列(siRNA-NC),采用瞬时转染法转染EECs,以正常的EECs为对照(CK),于转染34 h后取样,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GPX5的干扰效果。采用CCK-8法检测GPX5干扰组、siRNA-NC组和CK组EECs的增殖能力,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其活性氧(ROS)水平,采用TBA法检测其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8 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可与角蛋白18(CK18)特异性抗体反应,表明细胞为EECs,可用于后续试验。siRNA-N.3(即siRNA-GPX5)对EECs GPX5mRNA和蛋白表达的干扰效果最优,可用于后续试验。随着过氧化氢(H2O2)处理浓度的增加,与CK组相比,siRNA-GPX5组EECs的增殖能力持续下降。与CK组相比,siRNA-GPX5组EECs中的ROS和MDA水平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8-OHdG水平明显上升。【结论】GPX5可以有效保护绵羊EECs,使其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DNA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0.
用屠宰场绵羊卵巢和附睾进行胚胎体外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屠宰场得到的绵羊卵巢可采集的A级卵母细胞数在不同月份的变化规律及运用屠宰场母羊的卵母细胞、公羊的附睾精子生产早期胚胎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我国新疆地区,9、10两个月份每个卵巢得到的平均A级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其它月份(P<0.05),是进行绵羊体外受精研究的理想季节。卵巢卵母细胞经成熟培养后与附睾精子体外受精30h后,入孵卵母细胞在M199+FCS和M199+FCS+CCs培养液中的卵裂率分别为22.4%和44.5%;继续培养4~7d,卵裂胚发育为16-细胞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3.2%和83.9%,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