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  相似文献   
12.
<正>2.固着类纤毛虫病(1)主要症状:纤毛虫主要通过附着在罗氏沼虾的鳃丝、附肢等表面进行感染,造成罗氏沼虾行动迟缓、活动减弱、抗应激能力下降。(2)病因: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感染引起。(3)诊断:取患病虾鳃丝、附肢等做成水浸片镜检。(4)流行及危害:该疾病的发生与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有关,严重时导致罗氏沼虾摄食能力下降以及蜕壳困难,最终造成罗氏沼虾死亡。(5)防控措施:放苗前清除底部淤泥并晒塘,  相似文献   
13.
2.2巨马陆2.2.1原动物为姬马陆科(Julidae)巨马陆(Julidae bortersis Wood)。2.2.2形态雌、雄异体。成体体长25~30mm,圆筒形,茶褐色,具光泽,分头、躯干两部;头部具触角1对,眼为单眼,但多丛集似复眼。腹面前端有口器(1对大颚、1对小颚);躯干部没有明显的胸、腹之分,由大小相同的体节组成,其头后4节(属胸部);第1节无附肢(行动足),其余3节每节1对附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南沼虾的幼体发育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以蜕皮次数为依据,将海南沼虾幼体分为11期。当水温28℃、盐度15‰时,幼体在变态时需蜕皮11次,约21~25天。根据此法分类,前5期同期幼体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之后几期就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大壁虎(Gekko gecko)附肢肌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采自云南省元江县的大壁虎附肢肌作了全面解剖.大壁虎适应陆地爬行生活,附肢肌分化复杂而发达,其中以后肢的耻坐腔肌(m.puboischiotibialis)最为发达.  相似文献   
16.
田丽  王雁  陈道海  杜玉洁  董超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08-11110
[目的]了解南美白对虾附肢的结构分化。[方法]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对象,分离其附肢并对其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南美白对虾附肢共19对,由于其着生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各附肢在形态上各不相同。[结论]各种类虾的不同生活方式,造成附肢在进化上有了不同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鳜(Siniperca chuatsi)仔稚鱼(1~35日龄)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骨化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头骨前鳃盖骨于14日龄最先骨化, 15日龄上下颌骨骨化,且上下颌骨相对长度呈现连续变化过程。17日龄后,颌齿、关节骨、舌颌骨骨化;19日龄,隅骨、间鳃盖骨、鳃盖骨、鳃条骨、额骨骨化。20日龄后,方骨、下鳃盖骨、辅上颌骨等骨化; 35日龄,头骨骨化基本完成。(2)脊柱于15日龄由前向后骨化, 20日龄背肋与腹肋由基部向末端骨化, 29日龄骨化完成。脉弓与脉棘、髓弓与髓棘均由前向后、由基部向末端骨化,脉棘与髓棘骨化时间晚于相应的椎体。(3)附肢骨骼骨化顺序依次为胸鳍、背鳍、臀鳍、腹鳍、尾鳍。胸鳍匙骨于16日龄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5日龄骨化;背鳍、臀鳍分别于18日龄、20日龄骨化,骨化方式相似;腹鳍于23日龄骨化,骨化方式与胸鳍相反;尾杆骨、尾下骨于25日龄骨化,附肢骨骼于35日龄基本骨化完成。结果表明,鳜骨骼骨化发育与其早期运动、摄食与御敌等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采样点。于每月大潮期间使用大型仔稚鱼网进行仔稚鱼采集,共拖网120次,采集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仔稚鱼1 972尾。本研究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观察了有明银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9. 7~34. 2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有明银鱼背鳍、臀鳍、胸鳍、腹鳍的支鳍骨,髓弓、脉弓维持为软骨。匙骨、上匙骨、后颞骨、尾下骨、尾杆骨与尾椎髓体为硬骨。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臀鳍支鳍骨和尾下骨,背鳍支鳍骨,脉弓和髓弓,腹鳍支鳍骨和尾上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髓弓数目为73,脉弓数目为22,尾下骨(包括侧尾下骨)数目为7,臀鳍支鳍骨数目为27,背鳍支鳍骨数目为13。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明银鱼具有其他银鱼类似的骨骼系统骨化程度弱的"幼态持续"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棉蝗头部的解剖、观察表明,棉蝗头部的构造与非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migratorioides Reiche et Fairmaire和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nilensis Meyen均有几处明显的不同,即棉蝗的蜕裂线呈秤钩状;具有后头后颊沟;额隆线伸达额的下缘:额脊上方1/3部分平坦,2/3部分略凹;左上颚切齿有四个大齿和一个小齿,比右上颚切齿多一大齿,臼齿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