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为了提高铁观音杀青叶烟用香料中香气物质的得率,采用生物酶对原料进行酶解增香后再提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先加入柠檬酸酸解再加入复合酶(纤维素酶0.03%、果胶酶0.03%和β-葡萄糖苷酶0.03%)酶解后,芳樟醇、香...  相似文献   
12.
绿茶杀青叶料含水率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绿茶杀青叶料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建立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使用FieldSpec 3型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192个杀青叶料样品的漫反射光谱信息,基于X-Y共生距离的样本划分算法SPXY,确定144个样本的校正集和48个样本的预测集。进行一阶微分和移动平滑滤波预处理后,采用相关系数法优选出11个特征波段,建立了含水率检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主成分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组合的模型。结果表明,选用5个主成分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最佳,其校正和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和0.81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1和0.037,预测含水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30%。  相似文献   
13.
控制外收青叶农药残留有新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闰强 《茶叶》2002,28(3):156-156
作为浙江省"三农五方"科研推广项目"茶园病虫害综防体系建立及茶叶中农药残留技术推广"实施单位之一,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经多年的努力,成绩显著.在控制好自营茶园农药残留的基础上,花大力气解决外收青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和体系.在2001年公司采用统一管理模式和利益驱动模式控制外收青叶中的农药残留,取得了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14.
青叶马尾藻(Sargassum ilicifolium)是一种大型经济褐藻,对近海岸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有重要的贡献作用。为了解冬青叶马尾藻种群多样性,从三亚、陵水、昌江海尾镇和文昌清澜港收集到24份冬青叶马尾藻样品,通过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 ITS)序列比对,显示其碱基组成和序列长度均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冬青叶马尾藻类群能以较高的置信度聚集在一支,其中陵水类群和三亚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结果可为冬青叶马尾藻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基础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茶并不是茶,而是利用银杏叶制成的保健饮料。银杏叶富含黄酮类等多种药用成分,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哮喘)、老年痴呆、器官移植异体排斥等病症,是新开发的药用茶。银杏叶茶的制作工序:选料→鲜叶杀青→蒸煮→揉捻→干燥→精制→包装。  相似文献   
16.
环山春名茶属绿茶类,是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制、开发的名茶新品。该茶采用春分至谷雨期间采摘的中小叶群体种茶树的细嫩芽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精选等工艺加工而成。其外形紧细卷曲,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清爽,馥郁持久,滋味醇爽清  相似文献   
17.
青叶苎麻染色体核型和Giemsa带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青叶苎麻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8,与前人报道的数目不同。核型属于4B 类型,核型公式:2n=28=8(L)st 14(s)st 6(s)t。Giemsa带型公式为2n=28=28W/C。  相似文献   
19.
20.
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因子做青环境温湿度,萎凋程度、机械化、连续化做青工艺技术以及做青水分变化,做青叶含水率与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乌龙茶做青品质与做青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毛蟹品种(厚叶型)春、夏茶最佳做青温湿度为A_2℃一A_s℃与B_2%一B_3%组合为宜;暑茶以A_4℃与B_2%-B_3%组合为宜.黄恢品种(薄叶型)全年以A_3℃-A_4℃与B_4%-B_5%组合为宜.萎凋程度各季有所不同,但掌握在74-75.5%均较适宜;做青叶的水分变化首先要掌握好适度萎凋,四摇至堆青阶段是失水关键.最佳品质的做青叶含水率在70.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