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42篇
  免费   1460篇
  国内免费   3899篇
林业   3035篇
农学   1095篇
基础科学   4492篇
  6101篇
综合类   15048篇
农作物   731篇
水产渔业   594篇
畜牧兽医   2280篇
园艺   391篇
植物保护   1234篇
  2024年   544篇
  2023年   1523篇
  2022年   1754篇
  2021年   1714篇
  2020年   1491篇
  2019年   1648篇
  2018年   1011篇
  2017年   1414篇
  2016年   1703篇
  2015年   1646篇
  2014年   1627篇
  2013年   1702篇
  2012年   1818篇
  2011年   1745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551篇
  2008年   1641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021篇
  2005年   892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63.
本文基于Robison褶积模型和Bernoulli-Gaussian反射列,在极大似然准则和某些假设下,证明了当信噪比趋于无穷大时,振幅估计收敛于它的真值,振幅估计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64.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遂宁组紫色土产流、产沙侵蚀的观测,运用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WEPP模型进行单次降雨侵蚀预测,与实测值比较,并对比通过气候生成器CLIGEN和断点生成器BPCDG的产生的气候参数对预测值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结果,认为WEPP模型对遂宁组紫色土侵蚀过程预测合理,而且利用断点生成器BPCDG的预测结果要优于气候生成器CLIGEN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6.
In this paper, concept of boundary geometrical imperfection during postbuckling process for shallow spherical shell is first presented. The effects of the declination of the rectangular boundary on postbuckling process are also studied by integrated metho  相似文献   
67.
68.
中国大豆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0~1982年,黑河3号等10个大豆品种在全国19个省26个点34个播期种植的生物气候资料,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大豆播种至出苗和出苗至成熟两个发育阶段的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起名“大豆发育动态的正态模型”.大豆发育的正态模型不仅各项参数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而且模拟精度比传统的“积温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9.
对偏调谐类单调谐滤波器提出了非线性的束优化模型,运用大系统理论协调优化单调谐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对以往单调谐滤波器设计计算方法的一大改进。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