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209篇
  188篇
综合类   676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柳毒蛾是危害杨柳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重者可将树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搞好柳毒蛾的预测预报,是划定正确的防治计划,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的依据。笔者经过十年黑光灯诱虫资料的整理和相关分析,找出了预测柳毒蛾越冬代蛾盛日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可进行短、中期预  相似文献   
42.
梭梭人工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梭梭是荒漠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生态效益显著、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本文选用梭梭的地径D、株高H、冠幅面积G,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起梭梭地上鲜重生物量的预测模型,用平均拟合率,F检验等方法,从三个预测模型中选出最优的一个预测模型作为梭梭人工林地上鲜重生物量预测模型:W=0.00324D^1.517H^0.836G^1.118该预测模型的拟合率达到80.12%,可用于预测梭梭人工林的地上部生物量,为梭  相似文献   
43.
日光温室内作物干物质积累预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有效结合神经网络和作物生长模型预测目光温室内作物干物质积累的方法,该方法既解决了经验模型的解释性和广适性差的缺点,又解决了机理模型难以理解和使用、输入多而输出欠稳定的不足。以有效光照积累和有效积温作为输入参数,以作物的干物质积累作为输出参数建立神经网络,利用大量实测数据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训练,建立作物干物质积累与有效光照累积和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干物质积累进行预测。并以目光温室内黄瓜为例,采用此方法对其进行干物质积累的预测,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较,误差率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44.
本文给出了不等间隔时序数列的CM(1,1)模型,并对广西融水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比较理想,模型精度97.2%,从而为森林资源部分数据更新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
桉树人工林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引种桉树有近百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入160多个种和种源,普遍推广栽培的有窿缘桉(Eucalptus exserta)、细叶桉(E.tereticornis)、赤桉(E.camaldulensis)(变种)等10多个种。目前江西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以赤桉为主。2000年江西嘉昌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吉水县营造桉树  相似文献   
46.
杉木炭疽病发生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I原理建立杉木炭疽病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杉木炭疽病发病率同海拔、坡向、坡位、土层厚度、林龄和质地有大或较大的相关;杉木炭疽病感染指数同坡向、坡位、海拔、质地、紧密度和土层厚度有大或较大的相关。  相似文献   
47.
以193株采割松脂的湿地松为材料,每株用105个单刀的产脂量.共2万余个数据为基础.经分析计算得出胸径和冠幅是影响湿地松产脂量的主导因子.并以胸径和冠幅、胸径为解释变量,分别求出湿地松林分产脂量的预测模型.编制出湿地松一元、二元产脂量表.经检验平均误差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48.
以密度对干形影响的一般规律为理论依据,对简单竞争指数与形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形数预测模型,据以推算立木材积。误差分析表明:以简单竞争指数和树高两个变量为辅助因子建立的形数预测模型,能在不测上部直径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立木材积测定的精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猪饲料有效能值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饲料常规成分及碳水化合物组分与饲料有效能值之间的关系方程,本研究以NRC第11版《猪营养需要量》中发布的122套饲料营养成分表为基础,将饲料中11种基础成分[6项常规成分:干物质、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酸性醚提取物、粗灰分(ash);5项碳水化合物组分:淀粉(ST)、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作为自变量,将饲料中的消化能(DE)、代谢能(ME)及净能(NE)作为因变量,采用SAS软件中的REG过程,分别建立不同性质饲料、自变量的不同组合与DE、ME及NE之间的回归关系方程,并以相关系数(R2)及变异系数(CV)作为评价回归模型的优劣。研究表明,有效能值与CP、ST及纤维类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将所有饲料作为研究对象时,饲料的DE、ME及NE与上述11种基础成分之间建立的普适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当将14种玉米及其加工产品形成子集时,建立饲料基础营养成分与DE、ME及NE的关系方程分别为7、6和7套(P0.05),且3组回归模型R2分别为0.632 8~0.772 3、0.646 9~0.684 9和0.670 5~0.822 1,CV分别为6.61%~8.40%、6.58%~7.34%和6.21%~8.27%;当将13种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形成子集时,共建立饲料基础成分与DE、ME关系方程分别有3和4套,回归模型R2分别为0.907 1~0.926 9、0.890 7~0.922 3,CV分别为5.40%~6.09%、5.79%~6.78%,NE与基础营养成分指标之间无法建立具有营养学意义的有效回归方程。对于同类饲料中具有相同自变量组合的DE及ME预测模型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自变量CP的系数上,且CP部分对ME的正效应低于DE,这保证模型预测的ME低于DE。同时选用本研究构建的适宜模型,补充了NRC第11版成分表中第97(去皮大豆粕,低寡糖,浸提)、101(全脂大豆,高蛋白质)及102号(全脂大豆,低寡糖)饲料的DE值分别为15.99、17.35、17.27 MJ/kg,ME值分别为14.53、16.15和16.14 MJ/kg。综上,以NRC(2012)饲料营养成分表为基础,建立的普适性有效能值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按照玉米类和大豆类进行分类,可建立DE、ME和NE与饲料化学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其中最优的预测因子为CP、EE、ST、ash、NDF、ADF。具有相同自变量的同类饲料DE和ME预测模型之间的差异是CP系数,CP影响DE转化为ME的效率。  相似文献   
50.
为解决颗粒在迷宫流道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内大量沉积或堵塞以致影响灌水器正常工作的问题,采用FSI模拟固定垫片变形后,基于CFD-DEM耦合模拟,经试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后,设计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了压力补偿腔内副流道截面积、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压力补偿腔直径3个结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灌水器颗粒停留率,综合判断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结果表明:副流道截面积由0.018 mm2提升至0.054 mm2时,颗粒停留率降低5.09个百分点;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由1.4 mm下降至0.8 mm时,颗粒停留率降低2.87个百分点;且颗粒沉积受副流道截面积和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副流道截面积和压力补偿腔直径两种交互作用影响显著,交互影响下颗粒停留率最低为7.67%。拟合出颗粒停留率与压力补偿腔内副流道截面积、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压力补偿腔直径3个结构参数的回归方程,可用于评判和预测灌水器抗堵塞性能,且推荐了一组副流道面积为0.051 mm2、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为0.894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