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4篇
  3篇
综合类   12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1年1月22日修订通过。《动物防疫法》明确"动物防疫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这是充分结合我国畜牧业养殖模式和结构、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趋势、动物疫病控制技术和措施等基础上,提出动物防疫的总体方针,并不断推动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消灭转变。  相似文献   
12.
预防是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手段。预防一是思想上的警惕,另一更重要的手段是措施上、设备上、技术上、人员配备上的预防。“预防为主”就是将一切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任何情况下行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可出现的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都要认真分析,正确判断,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3.
<正>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除了要重视"良种、良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防病和治病。而"防病、治病"中,又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因为在畜禽传染病中,有的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播速度非常快,常常导致大范围(如全省、全国、甚至  相似文献   
14.
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多发性病害,特别是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的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极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同时由于保护地内温湿度受外界影响较小,发病频率高,防治难度大。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饲养无病蜂群,必须以预防为主,并进行必要的综合管理,才能使蜂群强壮起来。蜂病发生了再去医治,只不过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被动做法。有时,用药物治疗后的效果也不是太好,近几年人们大量使用抗生素防治蜂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只有不用或少用药物,培养强壮的群势  相似文献   
16.
辣椒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就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猪瘟被国际兽疫局列入A类传染病,属国际重要检疫对象。由于我国多年来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来又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迹象,临床症状也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发病原因复杂。为此,本文就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病因分析和防制措施等问题,作简要探讨,希望对养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冬季家兔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疾病趁虚而入,促成疫病的发生和严重化.因此,要预防为主,切实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以减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综合征(FL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又称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发病后往往需经较长时间的治疗才可见效,这样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痧失,故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辅以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多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加强动物疫病检测和疫情监测,是实现“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也是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净化动物疫病,使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适应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动物产品市场贸易的要求。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有效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和疫情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