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31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233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产气荚膜梭菌又名魏氏梭菌,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也是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之一,它既可引起多种畜禽疾病如鸡坏死性肠炎、兔出血性下痢、羔羊痢疾、仔猪红痢、羊肠毒血症等,也能导致人的创伤性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等.资料[1~3]表明,近年来在我国流行的家畜猝死症多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有关.在实验室中分离产气荚膜梭菌常用的培养基有1%葡萄糖鲜血琼脂平板(简称1%葡萄糖血平板)、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平板(SPS平板)、胰蛋白胨亚硫酸盐环丝氨酸琼脂平板(TSC平板)及卡那霉素加卵黄CW琼脂平板(CW平板)等,但对上述4种培养基分离效果的比较,尚未见资料报道.本文试图对上述4种培养基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效果的比较,以筛选出最佳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993.
994.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饱和硫酸铵盐析与SephadexgG-200层析纯化,从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菌株的培养物中获得了较纯的α-毒素,对毒素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小白鼠的致死活性为6400MLD,分子质量为43450u,等电点为5.3和5.5,可溶解绵羊细胞,水解卵黄卵磷脂,且这种溶血活性与卵磷脂酶活性能被A型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特异地抑制。  相似文献   
995.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水貂魏氏梭菌病(肠毒血症)时有发生,在生产实践中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往往误认为是出血性肠炎。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兔抗魏氏梭菌 α-毒素 Ig G致敏马红细胞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该诊断试剂与魏氏梭菌标准株的培养上清液发生特异的凝集反应 ;在 PB缓冲液中不自凝 ;与其他致病菌培养上清无交叉反应。对现场分离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其生化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 97.2 %,可用于兽医临床上魏氏梭菌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98.
999.
1996年12月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来坑自然村发生半番鸭短期内陆续死亡714羽,经临诊观察、剖检和病例复制等综合判断,认为是鸭吃了死小甲鱼而引起的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来坑自然村的上游有一外商独资的甲鱼场,甲鱼场每天排放废水一次,直接流到小溪内。12月初开始,陆续有饲养户反映,放养在小溪内的半番鸭,因不明原因死亡,且各种抗菌素等药物治疗无效,已致死714羽。基本上有放养在小溪内的鸭都死亡,群众反映强烈。2临诊观察2.1症状:表现精神迟钝,不能走动,游水困难,羽毛逆立,两翅下垂,有下痢症状,食欲废…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省惠水县龙塘山养殖基地的黑山羊于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期间发生猝死症死亡137只,死亡率18.03%(137/760).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该羊群爆发的猝死症主要是由魏氏梭菌与一些应激因素协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