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220篇
基础科学   86篇
  218篇
综合类   1124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908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plastic film house to evaluate the translocation and uptake of heavy metals(Pb,Cd,Cu,and Zn) into brown rice(Oryza sativa L.) and the heavy metals residues in soils which had previously been irrigated with domestic wastewater for a long time(3 years).The range of Pb,Cd,Cu,and Zn was 5.10 ± 0.01,0.105 ± 0.017,5.76 ± 0.42,and 23.56 ± 1.40 mg kg-1,respectively in the domestic wastewater-irrigated soil,and 0.370 ± 0.006,0.011 ± 0.001,0.340 ± 0.04,and 2.05 ± 0.18 mg kg-1,respectively,in the domestic wastewater-irrigated brown ric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wastewater to arable land slightly increased the levels of Pb,Cd,Cu,and Zn in soil and brown rice(P < 0.01).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brown rice were lower than the recommended tolerable levels proposed by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However,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are needed in order to prevent excessive build-up of heavy metals in the food chain.  相似文献   
52.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对该流域2011-2060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分析淮河流域1958-2007年平均气温、极端高(低)温、农业界限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并对2011-206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降温为主,90年代中后期增温显著;季节变化上,春秋两季气温呈波动增加趋势,冬季增温速率较高,夏季则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事件出现次数和温度变化幅度均减小。淮河流域热量资源的时间变化以增温趋势为主,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累积温度增加。从区域分布上,流域东部增温趋势强于西部。1958-2007年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等无突变性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幅较大。(2)3种排放情景下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一致,且SRES-A1B情景升温幅度大于其它两种情景且约在2040年突变增温,3种情景下季节平均气温均为冬季升高最快;未来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但M-K检测均无显著变化趋势,未来50a淮河流域季节降水仍以春、夏季降水为主,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相似文献   
53.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是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一个重要表面抗原性蛋白,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探讨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HA重组蛋白表达途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5N1亚型AIVH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在分析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密码子偏好性、稀有密码子分布情况及有关蛋白的抗原性等重要特性后,构建了HA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A。经测试,该重组质粒在1mmol/LIPTG诱导剂作用下诱导过夜,能在大肠杆菌Rosetta-gami B(DE3)中高效表达,并得到48.1kD大小的目的重组表达蛋白。重组蛋白用6×His-tagged protein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福氏佐剂等量混合制备成抗原,以200μg/鸡的剂量皮下注射2月龄SPF鸡3次,采血分离血清。Western-Blot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表达蛋白能分别与所制备的高免鸡血清及H5N1亚型AI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出现特异性杂交带。说明本试验研究的HA抗原重组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保留了HA蛋白的抗原活性,提示该重组蛋白在H5亚型AIV的防治技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CBERS-02B星HR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融合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遥感影像融合原理的基础上,以贵州省贵阳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应用PCA,Brovey,SVR,IHS共4种融合方法对CBERS-02B星HR数据与CCD数据进行融合实验。从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对比4种融合方法对CBERS-02B星影像数据的适用程度,同时与SPOT-5融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4种融合方法中,SVR变换法最适合CBERS-02B星遥感数据的融合,融合数据的各评价指标均高于其他融合方法,空间信息丰富,图像细节效果良好;(2)CBERS-02B星同源遥感数据融合影像的质量低于SPOT-5影像融合数据;(3)CBERS-02B星CCD数据的质量低是导致融合影像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CBERS-02B星HR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寻求其他来源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55.
以红松松子壳为原料,采用连续热解装置研究了热解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生物油得率的影响规律,在反应温度为450℃、反应时间为6 min时,生物油得率可达到40.74%,热值可达到22.66 MJ/k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生物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其成分以酚类为主,质量分数约为33.5%;选用HZSM-5及NiO/H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热解重质油部分分别进行催化改性试验,结果表明:经NiO/H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后其中高沸点有机物质量分数降低约13个百分点;其黏度由原来的约3 290 mPa·s大幅度地降低至450 mPa·s,热值则由原来的约26.16 MJ/kg增加到30.33 MJ/kg,增加了16%,同时提高了重质油的燃烧性和稳定性;负载物氧化镍(NiO)的添加提高了HZSM-5催化剂的抗积碳能力。该研究也为后续生物油改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通过探讨STAT5A基因SNP与山羊生长性状关联性,旨在为山羊选种选育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实验以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法及PCR-SSCP技术检测STAT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在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STAT5A基因内含子10均检测到1个SNP位点G127A,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GG、GA和AA。基因型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贵州黑山羊基因型GA个体的胸围和体重指标显著高于基因型GG个体(p〈0.05),而其余3个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贵州白山羊基因型GA个体的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指标显著高于基因型GG个体(p〈0.05),而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STAT5A基因可能是影响山羊体重、体斜长、管围和胸围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G127A位点可望作为提高山羊个体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7.
为了更清晰地研究三大组分(纤维素、木聚糖、木质素)在介孔ZSM-5参与下的催化热解过程,该研究首先对生物质的三大基本组分和云南松木粉进行热解,然后在介孔ZSM-5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微晶纤维素、木聚糖、碱性木质素三大组分和云南松进行催化热解。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生物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通过对比ZSM-5参与前后的生物油的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对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催化热解过程中,介孔ZSM-5将纤维素直接热解得到的β-D阿洛糖、糠醛、3-丙基戊二酸和2,4-戊二烯酸转化为1-甲基萘、2,6-二甲基萘,纤维素催化热解得到的生物油中的芳烃含量为63.89%。半纤维素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将生物油中的糠醛从67.78%降低为2.66%,有效提高芳烃化合物,包括萘、2-甲基萘的含量,催化热解后得到的生物油中总芳烃含量达到36.81%。木质素催化热解过程中,介孔ZSM-5有效降低生物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量(从82.33%降至77.97%),并大幅地提高1,8-二甲基萘和1,7-二甲基萘的量,生物油中总芳烃相对含量达到14.14%。云南松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有效降低云南松直接热解得到生物油中2-甲氧基-4-甲基苯酚和(Z)-异丁子香酚的含量,并将芳烃化合物总量提高到53.99%(主要是1-甲基萘、1-亚甲基-1氢-茚和2,6-二甲基萘)。随着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增加,生物油中含氧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从53.99%降至43.32%,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中的碳含量逐渐减少,氧含量逐渐增加。但是,催化剂经过焙烧再生后,催化活性基本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58.
通过PCR方法从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05ZYH33分离株基因组中扩增出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基因(inosine 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长度1 064 bp.PCR产物和pET28a载体分别经过EcoR Ⅰ和Xho Ⅰ双酶切,连接,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mpah,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经过1 mmol/L IPTG诱导获得表达,蛋白大小35kD.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酶活性.蛋白经过亲和层析纯化后,在37℃,pH7.0~9.0表现出较强酶活性,NADH A_(340)介于0.662~0.816之间.  相似文献   
59.
ALA提高丙酯草醚胁迫下油菜幼苗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油菜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丙酯草醚(ZJ0273)和5-氨基乙酰丙酸(ALA),研究了ALA与丙酯草醚协同处理对苗期的油菜是否安全。结果表明,丙酯草醚随浓度从100~1000mg/L变化,逐渐抑制油菜幼苗生长,鲜重减少,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丙二醛(MDA)积累提高。而10~100mg/L的ALA则促进油菜幼苗生长,增加植株的鲜重、净光合速率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POD、SOD和APX酶活性均比对照显著提高,MDA积累减少;500mg/L的ALA效果相反,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100mg/L ALA和不同浓度的丙酯草醚协同处理,油菜幼苗均比对照生长的更好,鲜重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MDA积累减少。因此,ALA可以提高油菜幼苗在除草剂丙酯草醚胁迫下的耐性。  相似文献   
60.
为了从绒山羊粪便微生物群落变化的角度对MSTN/FGF5基因编辑陕北白羊绒山的自身健康和环境安全性进行研究,利用6种不同培养基分别对MSTN/FGF5基因编辑和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粪便不同微生物进行培养、计数,并做菌群结构的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FGF5/MSTN基因编辑和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F0代和F1代公羊和母羊新鲜粪样经LB琼脂、伊红美蓝琼脂、TPY琼脂、胆硫乳琼脂、肠球菌琼脂和甘露醇盐琼脂培养后微生物计数分别为,F0代:公羊6.35±0.68,5.89±0.25;5.32±0.10,5.27±0.34;6.64±0.57,6.71±0.35;5.03±0.53,5.32±0.14;4.12±0.13,4.15±0.21;5.34±0.18,5.25±0.25;母羊6.62±0.45,6.64±0.31;4.80±0.51,4.75±0.45;7.20±0.30,7.15±0.55;4.30±0.52,4.42±0.62;5.83±0.51,5.73±0.86;6.24±0.28,6.24±0.21。F1代:公羊6.92±0.12,7.08±0.04;4.02±0.64,3.99±0.51;6.32±0.15,6.25±0.30;5.21±0.28,5.17±0.20;3.66±0.50,3.88±0.67;4.06±0.50,3.97±0.46;母羊7.12±0.24,6.96±0.19;4.15±0.19,4.25±0.24;6.45±0.30,6.56±0.45;4.97±0.42,4.87±0.38;4.04±0.96,3.96±0.57;4.10±0.28,3.85±0.37。F0和F1代MSTN/FGF5基因编辑陕北白绒山羊与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粪便中菌群结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FGF5/MSTN基因编辑陕北白绒山羊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