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7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237篇
基础科学   25篇
  835篇
综合类   1710篇
农作物   25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87篇
园艺   493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为探明西藏麦类作物中真菌毒素污染程度及产毒真菌种类与分布,以青稞、小麦为研究对象,对其籽粒中多种毒素进行分析,并对毒素污染阳性样品进行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2018年毒素总检出率为20.13%;杂色曲霉毒素检出率最高,为10.74%;OTA超标率最高,为3.36%;小麦的毒素检出率和超标率都高于青稞,二者的污染毒素种类以OTA、ZEN、ST为主。西藏高原42份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作物籽粒中共分离到199份真菌,分属23属67种真菌,青霉属为优势属,曲霉属次之。  相似文献   
62.
Low molecular weight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marine fungi Aspergillus flocculosus, Aspergillus terreus and Penicillium sp. from Van Phong and Nha Trang Bays (Vietnam) were studied and a number of polyketides, bis-indole quinones and terpenoids were isolat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y 1D and 2D NMR and HR-ESI-MS techniques. Stereochemistry of some compound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ECD data. A chemical structure of asterriquinone F (6) was thoroughly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Anthraquinone (13) was firstly obtained from a natural source. Neuroprotective influences of the isolated compounds against 6-OHDA, paraquat and rotenone toxicity were investigated. 4-Hydroxyscytalone (1), 4-hydroxy-6-dehydroxyscytalone (2) and demethylcitreoviranol (3) have shown significant increasing of paraquat- and rotenone-treated Neuro-2a cell viability and anti-ROS activity.  相似文献   
63.
宋阳  李盛楠 《中国食用菌》2020,(1):237-239,243
推动食用菌农业合作社品牌建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极大促进食用菌合作社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进而有效加快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为进一步引导农业合作社成员积极参与品牌建设,对合作社成员参与品牌建设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以下三个方面是食用菌合作社成员对参与标准化生产意向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影响因素还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于食用菌销售收益的满意程度;二是借助合作社销售食用菌的占比;三是食用菌合作社决策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64.
为了科学评价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DEA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中的一系列投入型策略作为输入指标,以食用菌企业的规模、消费者满意度、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各种产出效益和效果作为输出指标,采用DEA评价方法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的效率进行模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食用菌发展策略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是有效的,结果也为为食用菌发展策略的资源投入方向和数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5.
王琦 《中国食用菌》2020,(1):99-101
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监管问题和法律问题,这不仅影响人们对食用菌的安全信心,同时也不利于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法律监管,完善食用菌产业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6.
肖文珍 《中国食用菌》2020,(1):105-107,110
介绍了我国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给出了食用菌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食用菌的物流成本进行了核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食用菌产业可以尝试订单生产模式等一些新型的商业来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整合互联网资源,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从而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7.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我国食用菌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开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而且品种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食用菌产品存在滞销等。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影响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菌年度生产总量、食用菌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出口贸易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与食用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助力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政策。  相似文献   
68.
为促进贵州省食用菌基地大幅度进步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针对贵州省食用菌基地现阶段发展详情,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现阶段发展政策,对贵州省食用菌基地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贾维 《中国食用菌》2020,(2):231-233
针对食用菌菌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种权受到侵害、产业销售混乱以及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构食用菌产业安全法律责任体系。通过构建食用菌菌种企业行业自律体系,增强食用菌企业的菌种安全责任观念,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食用菌的安全保障性;通过完善责任分配以及公开制度,监督问责,实现政治责任法律化;整合与规范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机构,加大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的跨域合作,实现沟通交流无阻碍;通过建立完整的"追溯制度"强化全程监管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产生时,快速解决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食用菌创意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在食用菌创意景观打造过程中融入艺术技巧和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食用菌旅游观光资源,创造更多农业生产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