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林业   543篇
农学   898篇
基础科学   175篇
  174篇
综合类   3796篇
农作物   577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2244篇
园艺   1132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7篇
  1953年   11篇
  195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 扣棚前的管理扣棚前当年春天按 1m× 2m株行距定植 ,并配置授粉树 ,可按照从北至南依次采用自由纺锤形、多主枝开心形和三主枝开心形 ,干高依次为 60cm、5 0cm、40cm ,主枝量依次为 7个、5个、3个 ,主枝角度从北至南依次为 90°、80°、60°。加强施肥管理 ,提高营养水平 ,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提高花芽质量。同时 ,夏季进行摘心、拿枝、开张角度 ,并配合使用多效唑 ,缓和树势 ,促进花芽形成。2 扣棚后的管理要点2 .1 温湿度管理 早红珠油桃需冷量为 75 0h(小时 )左右 ,在淮北地区较适宜的扣棚时间为 1 1月中旬 ,扣棚后白天盖草苫 ,晚上…  相似文献   
82.
《草业科学》2006,23(2):66-66
“雪獒”披碱草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发达,茎直立;疏丛型,株高80~150cm;叶披针形,长lO~30cm,宽0.8~1.2cm;穗状花序;种子深褐色,千粒重3.8;-44.0g。  相似文献   
83.
李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主要危害李,造成大量落果,果实无法食用,严重影响产量。近年在河南省舞钢市及周边县市普遍发生,平均虫株率30%左右,个别果园达80%以上。1999—2004年,笔者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并采取措施防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4.
笔者于十年前,从杭州植物园引进一批耐阳、抗性强、观赏性好,又适于制作盆景的杜鹃花新品种,并参照日本芝端祥介先生介绍的经验,从杜鹃花幼树开始采用金属丝扎缚技法进行制作、调理。经过实践,现已取得成功。现将该技术应注意的几个主要环节向大家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85.
1适时定植 一般在立春前后进行定植.栽植密度依地势、土壤、品种、砧木、栽培管理条件等而定.山地涩柿株行距为5米×6米或6米×6米,甜柿为4米× 5米或5米×5米;平地涩柿株行距为6米×7米或7米×7米,甜柿为5米×6米或6米×6米,开穴标准为70厘米深、70厘米宽.  相似文献   
86.
培养基成分改变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Favorite脱毒试管苗为实验材料,在试管苗固体培养的基础上改变培养基成分,如改变培养基中有机物含量、水质、碳源等,通过对试管苗的株高、叶片数、可用节数、节间长和生根数的定期观察,结果表明:(1)不加有机成分的MS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与对照的各项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因省去了有机物的使用,可降低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可用食用白糖代替蔗糖,自来水代替蒸馏水配制马铃薯试管苗扩繁培养基,它们对试管苗的生长无副作用,在规模化生产中应用效果良好;(3)2MS与MS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生长差异并不显薯.而MS的成本低干2MS.  相似文献   
87.
秦杂一号大白菜为中熟一代杂交种,生长期75天,群体整齐一致,株高41.5cm,株幅53cm,外叶数12片,叶色淡绿,叶面较皱,白帮,叶球合抱,炮弹形,顶稍尖,结球紧实,叶球淡绿,叶球纵径31cm,横径23cm,球形指数1.3,单球质量2.5~3.0kg,叶帮比1.2,净菜率78%。株形紧凑,综合抗病性较强,耐热,对高温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对病毒病、霜霉病和黑斑病达抗病水平。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充心较快,稳产性好,一般每667m^2产净菜6700kg。现总结其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8.
测定并比较了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与原菌株J1子实体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除菌柄和盖皮外,姬松茸突变株J3子实体其它部位的必需氨基酸、儿童氨基酸、硫氨酸、支链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均高于原菌株J1.姬松茸突变株J3子实体中谷氨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比原菌株J1、α-酪蛋白和卵清蛋白提高34.88%、56.68%和122.32%.  相似文献   
89.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盆栽蔬菜发展迅速,这种既能观赏又能食用的蔬菜深受市民喜爱。矮化番茄植株体较小,株形优雅,果色或红或黄,非常美观,且不易发生病虫害,适宜盆裁。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