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8篇
  免费   1297篇
  国内免费   1975篇
林业   1150篇
农学   1754篇
基础科学   731篇
  7863篇
综合类   10661篇
农作物   1677篇
水产渔业   275篇
畜牧兽医   1155篇
园艺   938篇
植物保护   916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12篇
  2022年   868篇
  2021年   943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1002篇
  2018年   765篇
  2017年   1238篇
  2016年   1459篇
  2015年   1127篇
  2014年   1322篇
  2013年   1652篇
  2012年   2031篇
  2011年   1753篇
  2010年   1330篇
  2009年   1346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358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922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保定市工业废水农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保定市工业废水经农灌土地处理,对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造纸、食品、轻纺和化工为主的工业废水在重金属常年不超出农灌标准下,宜于在非盐化土壤灌溉;废水中硫化物超标,通过土壤生物区系,能降低毒性;废水中常规有机物,农灌后利大于害;只要在土壤容量允许内,可具有二级污水处理工艺不能完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试论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氯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表明南方可以在各种作物的耐氯极限内施用含氯化肥,并需配合施用石灰和含钙磷肥;而北方旱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应根据每茬作物吸收带走的氯量,确定一个轮作周期内施用含氯化肥的量,保持土壤氯素的平衡,不致使土壤盐渍化。氯化铵可以就近施用,缺钾作物也能以含氯钾肥予以补充。此即本文所述氮素平衡施肥原理。  相似文献   
23.
垃圾浸出液厌氧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氧化的工艺技术,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一套有机玻璃为材料的模拟装置,对垃圾浸出液进行处理研究。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设计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可运到国家农田灌溉的污水排放指标并基本达到国家三类废水的排放指标。该成果已通过市级专家鉴定,并将应用于垃圾场淤出污水的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24.
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形态硫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诸多硫组分中 ,以全硫为主 ,其次是未知态硫和全硫的共同作用 ,再次是碳键硫和全硫的共同作用 ,脂键硫排在第九位。有机硫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根据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有机大米加工实践及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提出一整套有机大米加工技术规程。包括原料要求,加工厂址、建设要求,加工设备、加工人员、加工方法、质量要求及管理等系列化要求标准,为有机大米加工业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景尖椒3号(高辣度),以3种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处理,就生长期中氮肥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氮肥施用量会导致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减少;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与辣椒素含量呈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
万寿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概述了万寿菊的主要品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香气组成成分、功能用途、栽培管理方式及育种等内容,并对万寿菊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用外翻肠囊法研究高钙对肉仔鸡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吸收不同形态锰的影响,以比较有机锰和无机锰在高钙条件下吸收特点的差异。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培养液中添加的4种锰源分别为:硫酸锰、弱络合强度的蛋氨酸锰(Mn-MetE)、中等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A)和强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B)。为了扣除内源的影响,设置1个零添加锰水平处理。将40只3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到以上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只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作为相应肠段外翻肠囊的一个重复。结果表明:1)体外培养回肠肠囊对锰的吸收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1);2)回肠肠囊对强络合强度的Mn-AAB中锰的吸收率显著高于硫酸锰或中等络合强度的Mn-AAA(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钙条件下,络合形态的有机锰在体外培养的肉仔鸡肠囊中的吸收率显著高于无机形态的锰;强络合强度有机锰源中的锰能更强地抵抗小肠内的解离,比弱或中等络合强度的有机锰源更有利于锰的吸收。  相似文献   
30.
Isoxaflutole is a new pre‐emergence herbicide for use in maize and sugarcane. Its two main derivatives are a diketonitrile derivative, the 2‐cyano‐3‐cyclopropyl‐1‐(2‐methanesulfonyl‐4‐trifluoromethylphenyl)propan‐1,3‐dione, named DKN, and a benzoic acid derivative, the 2‐methanesulfonyl‐4‐trifluoromethylbenzoic acid, named BA.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es have never been studied for isoxaflutole (IFT) at high concentrations nor for BA, and the present work aimed at complet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behaviour of these three molecules in conditions close to those encountered 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al use.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on seven soils of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using the batch equilibrium technique. During the experiments, IFT was chemically converted into DKN in a continuous manner. This reaction appeare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pH of the soil and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adsorbed and desorbed amount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obtained were predominantly C‐shaped for IFT and DKN and S‐shaped for BA, but some differences appeared on a few soils. They fitted well the Freundlich equation, and the values of the Freundlich coefficient Kfa showed that, whatever the soil, IFT was more adsorbed than its two derivatives. The main parameter influencing the adsorption of IFT appeared to be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hereas this effect was not evident for DKN and BA.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tent of adsorption and either clay content or pH of the soil, for the three molec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