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6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47篇
  316篇
综合类   1205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886篇
畜牧兽医   1317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生物类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本文综述了类黄酮对动物脂质代谢与抗氧化作用的调节及其与动物内分泌、机体免疫的关系 ,并介绍了类黄酮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2.
试验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分析饲料生产中蛋白质原料配料保真现状,并对配料误差存在原因进行探讨,旨在为饲料企业配料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收集两家饲料厂(饲料厂A、B)2015年仔猪料中豆粕、鱼粉和膨化大豆3种蛋白质原料的配料设定值和实际称量值,应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和生产过程能力评价方法对蛋白质原料的配料保真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饲料厂A豆粕、鱼粉和膨化大豆生产过程能力指数CPK分别为0.20、0.11和0.01,膨化大豆的配料保真度最差,且3种原料的配料实际称量值远高于设定值;饲料厂B豆粕、鱼粉和膨化大豆生产过程能力指数CPK分别为0.24、0.12和0.24,鱼粉的配料保真度最差,膨化大豆的配料过程存在失控情况;两家饲料厂的蛋白质原料配料误差均超过了饲料行业动态配料精度±0.3% FS的要求,配方保真性较差,需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综合分析两家饲料厂配方保真性差的原因是,配料秤工艺参数配置不合理,空中落料量和快慢进料量参数需进一步优化,饲料厂B存在人为操作错误。结果提示,应用SPC方法可较为直观的监控饲料配料过程,提升蛋白质原料的配料精度,减少蛋白质原料的浪费,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饲料厂配料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03.
将临床收集确诊的40只细小病毒病犬分为黄芪多糖组和常规治疗组,对黄芪多糖是否具有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作用进行试验研究,并以犬血常规变化来检验其疗效。结果表明:细小病毒病以2~5月龄犬发病较多,并以肠炎型为主。犬感染细小病毒后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值范围。黄芪多糖能够升高病犬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除红细胞数外,在治疗第6天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黄芪多糖能够升高病犬血清中SOD的活性,治疗第6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能够降低病犬血清中MDA的含量,在治疗第6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近。黄芪多糖组治愈率为90%,常规治疗组治愈率为70%。  相似文献   
904.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探索发酵豆粕替代大黄鱼幼鱼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以鱼粉、小麦蛋白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大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含40%鱼粉的基础饲料。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R0组,作为对照组)、15%(R15组)、30%(R30组)、45%(R45组)、60%(R60组)、75%(R75组)的鱼粉,并在除对照组饲料外的各饲料中添加适量晶体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6种等氮(蛋白质水平为45%)等脂(脂肪水平为10%)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在海水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60尾初始体重为(10.49±0.03)g大黄鱼幼鱼,养殖时间持续56 d。结果表明:各组大黄鱼幼鱼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有下降趋势;与R0组相比,R15、R30、R45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变化(P0.05),进一步提高鱼粉替代比例(R60、R75组),SGR、WGR显著降低(P0.05),FCR显著升高(P0.05);各组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全鱼粗灰分含量有上升的趋势;各组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有下降趋势,谷丙转氨酶活力有升高趋势;通过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超过30%后会造成肝脏细胞的损伤,替代比例越高损伤越严重。综合各项测定指标,本研究认为:发酵豆粕替代饲料(含40%鱼粉)中30%的鱼粉较为适宜,过高的替代比例会造成大黄鱼幼鱼肝脏组织病变,导致生长速度、存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905.
为观察何首乌对高脂饮食兔血清脂质代谢和脂肪肝形成的影响,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动态检测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何首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中TC、TG、LDL—C、HDL—C含量,实验8周末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何首乌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兔血清中TC、TG、LDL—C含量(P〈0.01),并能提高HDL—C含量(P〈0.05);光镜下何首乌高、中剂量组肝脏脂肪病变减轻,肝细胞脂变率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何首乌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抑制高脂饮食所致兔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6.
对孵化过程中,卵黄囊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和鸡胚或出壳雏鸡机体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关系进行了两次试验。试验1于入孵的第6,9,12,15,18和21 d测定胚胎或出壳雏的湿重和干重、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试验2于入孵的第6,9,1 2,15和18 d测定胚胎的干重、湿重、卵黄脂类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1:胚体水分含量和胚体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但和干胚重、体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试验2卵黄中脂类含量和湿胚重、胚胎水分含量、卵黄中亚油酸含量呈正相关。而卵黄中脂类含量和干胚重、相对卵黄重呈负相关。相对干胚重(以入孵蛋重为基础)表现出和硬脂酸呈负相关,孵化过程中胚胎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受来自卵黄脂肪的影响是不同的。胚胎摄取的硬脂酸和亚油酸对胚胎的干物质组成和卵黄的花生四烯酸浓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07.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或甜菜碱(BET)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6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用30%的玉米DDGS替代豆粕和部分玉米;Ⅲ、Ⅳ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的CLA和0.1%的BET。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各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总蛋白(TP)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Ⅳ组胆固醇(CHO)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3)血清抗氧化指标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P<0.05);Ⅳ组T-SOD以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4)肌肉抗氧化指标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同时T-AO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30%的玉米DDGS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所降低;而在玉米DDGS饲粮中添加1%的CLA或0.1%的BET后,机体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908.
3种雉科鸟类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勺鸡、雉鸡和石鸡血液生理参数的正常值及其特点,为人工饲养繁殖以及健康状况监测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常规方法,对人工饲养的3种雉科鸟类(勺鸡、雉鸡和石鸡)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比容8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雉鸡的血小板明显高于勺鸡和石鸡(P<0.05);其它7项血液生理指标3种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09.
通过测定柔嫩艾美耳球虫 (Eimeria tenella)感染鸡的盲肠、肝脏、脾脏和法氏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 (L 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XH- Px)及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 ,研究雏鸡感染球虫后机体内自由基生成和抗自由基反应。结果表明 ,雏鸡感染 E.tenella后 ,盲肠、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 L PO含量在感染后显著 (P<0 .0 5 )或极显著 (P<0 .0 1)升高 ,T- SOD、Mn- SOD、Cu、Zn- SOD、GSH- Px和 CAT活性水平不同程度下降。试验结果说明在 E.tenella感染后 ,鸡体内的氧自由基生成反应加剧 ,氧自由基参与了球虫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910.
本试验旨在探讨深黄被孢霉固态发酵生产油脂的工艺参数及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底物组成及发酵条件,采用化学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检测发酵前后底物的理化性质,以比较发酵前后底物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底物为玉米淀粉和麸皮的混合物;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