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9篇
  免费   1092篇
  国内免费   1819篇
林业   1593篇
农学   1581篇
基础科学   954篇
  3396篇
综合类   6634篇
农作物   989篇
水产渔业   1103篇
畜牧兽医   2270篇
园艺   512篇
植物保护   93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613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796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852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956篇
  2013年   1102篇
  2012年   1269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881篇
  2007年   1024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干旱指数及其在青海东部旱区特征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土壤水分平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和评估旱害的5项指标:贫水指数、凋萎指数、降水指数、综合指数和干旱指数,并依据干旱指数对乐都浅山地区1961~1999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年型分类。结果为:39a间共发生特大旱1a,大旱年3a,中旱年19a,轻旱年11a,平水年5a;发生机率分别为2.6%、7.69%、48.72%、26.21%、12.82%。同时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旱区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矛盾突出,干旱几乎年年发生,具有明显的难以预测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  相似文献   
52.
基于GIS的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环境下 ,将祁连山区DEM图和坡向图分别同植被图叠加 ,分析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用定量分析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程序Fragstats计算景观和各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 ,分析其连通性、完整性、破碎化程度及聚集程度。结果表明 :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分布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影响非常明显。各景观组分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破碎化程度也很不均衡。草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连通性和完整性最好的景观组分 ;青海云杉林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 ,形状最为不规则 ,平均斑块面积小且距离近 ,易受干扰而发生重大变化 ;宜林地和祁连圆柏林相对于农田、疏林地有较强的扩张特征 ;而杨类阔叶林各斑块间相隔距离大 ,斑块之间的邻接性差 ,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3.
甘肃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甘肃省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大类 ,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由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为环境压力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由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四个次一级系统组成 ,每个次一级生态系统由各自所属指标体系来系统评定。利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综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 2 6项指标作为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定量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表明 ,甘南州、陇南地区、张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甘肃中部广大黄土高原地区次之 ,河西走廊的武威市、金昌市和嘉峪关市环境质量最差。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说明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能够用于不同地区之间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环境质量对比与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54.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molarity, cell volume and cell prolifera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MTT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the poorly-differenti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CNE-2Z) under various osmolarity conditions. The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s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Cell volume was obtained by the image analysis of living cells and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trypan blue assay. RESULTS: Cultivation of cells under the hypertonic conditions of 370 and 440 mOsmol/L increased cell volume by 8.7% and 27.8% and facilitat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22.2% and 33.9%, respectively. However, hypotonic incubation of cells with osmolarity of 160 and 230 mOsmol/L decreased cell volume by 12.8% and 4.1% and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34.0% and 15.6%, respectively. Cell volum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Long-term cultivation of cells under anisotonic condition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but hypotonic cultivation decreased cell viability. CONCLUSION: Prolifera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smolarity of culture medium and cell volume. Hypotonic cultivation may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by decreasing cell volume to facilitate cell death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55.
秦巴山区养羊户适度经营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巴山区陕西省西乡县15个典型陕南白山羊养殖专业户的资金投入、羊群结构、草地资源、经济效益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养羊户的资源利用和生产经营状况,确定了与山羊生产密切相关的12个变量,即种公羊数、基础母羊数、后备母羊数、育肥羊数、羊舍面积、草地补种及施肥费用、医杂费、氨化或青贮饲料量、补饲精料量、工作日、投资额,并确定了各变量的参数值,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然后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出不同投资、不同人力及草地资源等条件下的适度经营规模。结果表明,养羊户的投资额是决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根据投资和羊群基础母羊数量设计的三种典型经营条件下,基础母羊全部留种的经营方式可获最大投资收益率(140.1%);基础母羊数量达到20只以上,自繁种公羊的经营方式的最大投资收益率为74.0%;资金有限,人工授精配种的经营方式的投资收益率最低,为73.1%。  相似文献   
56.
As field sampling is time consuming,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efficient sampling techniques to obtain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e weed seedbank in soil.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between sampling schemes depends 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weed seed density across agricultural fields.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weed seed density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oretical correlograms. A systematic sampling (square grill) scheme was consider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aking into account spatial variability, this sampling scheme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simple random sampling. As a result, the sample size can be reduc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given in previous studies, where spatial correlation was ignored. The reduction depends on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def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ratio, τ, between the nugget effect and the sill of the variogram. The maximum reduction of the sample size, without loss of either precision or confidence level corresponds to the case where there is no nugget effect, τ = 0. The opposite extreme case, where the reduction is nil, corresponds to the case of a pure nugget effect τ = 1. The abaci based on given expressions are provided to determine the sample size in species whose spatial pattern can be fitted either to a Poisson or to a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57.
统计分析了2001年引进的新美系杜洛克种猪及繁殖后代在6月龄、12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四个阶段的体尺、体重数据,结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总结研究出杜洛克种猪的百分制评分及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58.
野生金头闭壳龟的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方  吴孝兵 《野生动物》2005,26(5):51-54
笔者于2001-2004年对金头闭壳龟(Cuoraaurocapitata)的野生种群的分布、数量及相关生态学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目前仅分布于青弋江源头和上游即北纬30°-30°52′的少数支流中,具体为安徽省泾县的古坝、蔡村和孤峰三地的山涧溪流以及黟县红星乡的清溪河流域。野外种群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已不足400只。金头闭壳龟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两侧植被茂密或一侧山脚多石缝的山涧溪流中。经对曾经发现过金头闭壳龟典型地带的各种生态指标的测量表明,泾县古坝乡沈村上沈村段的古坝河段的以及蔡村乡的东园至爱民段的丁溪河段,相比而言仍不失为金头闭壳龟较为理想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59.
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 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0.
牛体尺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体尺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品种优劣及生产性能的高低。本文对影响牛体尺的因素做一综述,并从体尺与估测体重、屠宰性能、种公牛繁殖性能、奶牛产奶性能4个方面概述牛体尺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生产中评估牛的肉用经济价值、群遗传选育、改善群体繁殖性能和提高生产性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