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7篇
  203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目的]研究Cu2+、Cd2+、Cr6+对斑马鱼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探讨重金属对斑马鱼毒性大小。[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Cu2+、Cd2+和Cr6+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结果]Cu2+暴露1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诱导-抑制效应,Cu2+暴露7 d胁迫斑马鱼SOD为诱导效应,胁迫POD和CAT为抑制效应;Cd2+和Cr6+暴露1 d和7 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均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效应。且暴露1 d和暴露7 d酶活性变化均显著。[结论]Cu2+、Cd2+和Cr6+单一胁迫斑马鱼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变化显著,在短时间和低浓度暴露下,Cr6+毒性作用最显著;在短时间中、高浓度暴露下,Cd2+毒性作用最显著;长时间暴露时,Cu2+毒性作用最强,可为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张轶辉  崔小伟  毕亚玲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42-15344
采用体外试验方法,以蚯蚓和家兔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Cu2+对二者AChE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双分子速率Ki。结果表明,在抑制时间为10 min时Cu2+对蚯蚓AChE和家兔脑部AChE的IC50分别为3.6和2.4 mmol/L;在IC50浓度的Cu2+作用下,Cu2+对家兔脑部AChE的Ki值较大,为Cu2+对蚯蚓AChE的3.59倍,表明家兔脑部AChE较蚯蚓AchE对Cu2+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3.
铜胁迫对鸢尾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胁迫下鸢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利用鸢尾处理重金属废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30 mg/L Cu胁迫下,随着胁迫处理时间延长,鸢尾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先下降后上升,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则先上升后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120 mg/L Cu胁迫下,随着胁迫处理时间延长,鸢尾叶片Fv/Fm、qP持续降低,qN先上升后下降,而 ETR则先下降后上升。可见,30 mg/L Cu对鸢尾叶片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电子传递有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120 mg/L)Cu会导致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  相似文献   
34.
为进一步改善基于农林剩余物的木基复合粉末的温压成形综合性能,开发新型复合材料,以芦苇秆粉末(Reed)为基材、紫铜粉末(Cu)为强韧化因子、聚乙烯(PE)为紫铜粉末分散助剂,运用响应面试验法、三维立体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等方法和手段研究PE及Cu对温压成形Reed/Cu/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材料的性能与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eed/Cu/PE复合材料的最优温压成形工艺条件为,PE和Cu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17%;制备的Reed/Cu/PE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表观硬度(HV)、吸水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达到了49.26、9.267 MPa、3.32%和4.35%。  相似文献   
35.
微量重金属对水螅摄食行为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水螅毒理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探索3种微量重金属离子(Cu2+、Cr6+、Zn2+)抑制水螅摄食和摄食反应的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结果]Cu2+、Zn2+、Cr6+抑制水螅摄食的LOEC分别为0.014、0.51和6×10-5mg/L,其抑制水螅摄食反应的LOEC分别为0.030、.55和8×10-5mg/L。Cu2+、Zn2+、Cr6+对水螅摄食反应的无可见效应浓度(NOCE)分别是0.01、0.5和6×10-5mg/L。Cu2+、Zn2+、Cr6+对水螅的摄食行为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毒性为Cr6+>Cu2+>Zn2+。[结论]利用水螅的不同摄食特性来检测水体的微毒毒性是可行的。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优于常规的动物浸泡方法。  相似文献   
36.
广西柑桔叶片铜、锌、铁、钙含量测定与营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广西柑桔主产区农场果园的85份柑桔叶片样品进行铜、锌、铁、钙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铜含量在0.9~72.2m g/kg之间,平均10.35m g/kg;锌含量在9.9~45.9m g/kg之间,平均24.2m g/kg;铁含量在93.1~631m g/kg之间,平均237m g/kg;钙含量在1.35%~5.29%之间,平均3.15%。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铜、锌、铁、钙4种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锌和铁呈显著正相关;铜和锌呈正相关,互为协合作用;铜和钙、锌和钙均呈负相关,且互为拮抗作用。通过叶片分析了解柑桔树体养分状况,能为开展合理化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硼铜组合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培养盐藻的微量元素条件,设计了室内模拟海洋环境下微量元素硼、铜的不同浓度组合,研究其对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适当的硼铜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而硼铜浓度过高或过低则对其不利。在试验的9种硼铜浓度组合中,以培养液中4 mg/L的硼和125 μg/L的铜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促进作用最好,它可使培养液中的盐藻细胞密度、蛋白质积累量和β-萝卜素积累量都达到最高。培养液中6 mg/L的硼和175 μg/L的铜浓度组合可使单个盐藻细胞中β-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量都最高,但可能仅是在铜、硼过多的逆境条件下,盐藻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38.
以粉煤灰、膨润土等制备新型粉煤灰陶粒,考察粉煤灰陶粒对溶液中Cu(Ⅱ)的去除特性并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去除主要为吸附过程,对Cu(Ⅱ)的吸附效果与陶粒用量、温度及振荡速度有关,较大的粉煤灰陶粒用量、适宜的温度及振荡有较好的Cu(Ⅱ)去除效果.当温度为25℃、pH4.5及振荡速度150 r/min时,2.00 g粉煤灰陶粒对50 mL溶液中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为100%,而同等条件下两种普通市售陶粒的Cu(Ⅱ)去除率分别只有14.6%、6.3%.陶粒吸附柱可连续4次对250 mL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达90%以上.25℃时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78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以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则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39.
根据2012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水域采集的表层水样本,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水中的铜,铅,锌和铁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铜浓度在0.033-0.121mg/L之间,铅浓度在0.414-1.478 mg/L之间,锌浓度在0.008 -0.083 mg/L之间,铁浓度在0.255-0.454 mg/L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059 mg/L,0.908 mg/L,0.037 mg/L和0.351mg/L。铁与锌含量有着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建立南极半岛海洋环境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开展南大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检测腰果叶片中铁、锰和铜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以海南稳定生产的腰果园为对象,系统布置采样点位,在年度生育期内采集叶片样品,分析腰果叶片的铁、锰和铜微量元素含量,明确其叶片铁、锰和铜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腰果叶片铁、铜和锰含量与其年度生育周期有关;10月份腰果树体生长开始活跃,为接下来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积累养分,其叶片微量元素含量逐渐增加,翌年3月份的坐果期养分消耗较大,其叶片养分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腰果的养分管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