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1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620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717篇
基础科学   45篇
  379篇
综合类   3759篇
农作物   521篇
水产渔业   599篇
畜牧兽医   2399篇
园艺   372篇
植物保护   26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花生DNA导入大豆育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花粉管通道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将花生DNA导入栽培大豆受体中,引起受体的结荚习性、株高、成熟期,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性状和化学品质等性状的广泛变异。对变异株进行选择,获得了产量比受体提高11.9%~25.1%,蛋白质含量提高3.9%~5.3%的变异株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进行生态性状、产量性状和化学品质方向的育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4.
25.
RAPD(B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及快速、简捷、高效等优点,因而在短短的时间内RAPD技术已渗透到有关基因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单介绍RAPD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重组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已克隆到的新城疫D26株F基因和鸡IL-2基因,经过载体改建,将他们共同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的重组质粒,为探讨禽类重组基因疫苗的构建及鸡IL-2在基因疫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28.
玉米,胡萝卜核DNA的提取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30.
DNA片段多态性与标记基因辅助选择(MAS)宋九洲,张沅(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前言*本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使人们对质量性状的遗传方式有了清楚的认识,而对于具有经*济价值的数量性状,遗传学家以孟德尔定律为基础提出了微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